楊大明:謝謝扈企平先生,他剛才講了扈八點,按照做報紙的慣性,下一步就是“扈八點離中國還有多遠?”剛才五位嘉賓都做了自己觀點的闡述,我想這五位嘉賓可能還會有些補充,剛才幾位發言之后,提出一些新的想法,下面各位可以提問。
許小年:我接著扈先生的問題談,首先澄清一下,我是學經濟的,美國不是沒有宏觀調控,美國也有宏觀調控,但是美國的宏觀調控不針對房地產市場。其實我們在國內房地產市場上做的一系列事情那個不叫宏觀調控,那個叫微觀調控。宏觀調控有很準確的定義,就是以國民經濟宏觀指標為目標的,用總量手段進行調控的政策叫宏觀調控,這個國民經濟宏觀指標是GDP增長,總量控制手段,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任何一本經濟學教科書里都沒有講過宏觀調控包括控制地根。今天房地產市場熱了,你控制地根,明年鋼廠熱了,你要不要控制鋼根,銅根、鋁根你要不要控制,這叫計劃經濟下的行政管制。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政府不應該、也沒有這個能力去進行微觀調控,這是不可能的,最近經濟剛普查完,如果讓政府一個企業一個企業的去控制,政府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去控制,我們政府現在的工作人員不夠,甚至恢復到當時的國家計委都管不了這么多事。這種情況下,經濟的運行要學會用宏觀的總量手段來對經濟的總量目標進行調節,而不要把宏觀調控泛濫,把什么都說成宏觀調控,甚至把政府派工作組到下面檢查投資項目也叫宏觀調控,這是典型的微觀調控。所以我認為在市場經濟中沒有必要對行業,包括對房地產行業進行調控。國家把握怎么樣就可以了,剩下來下面各個部門怎么發展交給市場,下面企業怎么發展交給市場,你相信房地產發展商肯定會選擇他最好的投資計劃,你相信在市場上買房子的人根據他的預算能夠買到他最中意的房子,你相信好了,你不要越俎代庖管這些事,而且你也管不好,你肯定管不好。
哈繼銘:我做一點補充,美國之所以沒有調控房地產,這是因為美國的房地產方面的制度性建設已經是比較完善,中國相比遠遠還是不夠的,比如美國征不動產稅,它不是一個不動產稅的概念。另外,美國對短期內炒房,是要交稅的,我覺得中國調控房地產不應該針對價格,而是一個漸進的完善過程。關于貸款的控制可能是對風險的控制,醒悟之后對風險的控制。貸款現在占到房地產開發當中比重很高,房地產開發商一般來說負債率是很低的,我們看到的情況對貸款的控制以后,導致很多房地產商資金短缺,需要從別的途徑融資,有各種各樣的途徑,尤其是外資在不斷進入,你自己控制,外資就乘虛而入。中國資本市場為什么自己不能提供足夠的直接融資呢?如果是一個合格的、好的房地產商,在自己證券市場上募得資金,這也是為老百姓創造更好的投資手段,他也不會熱衷買房子,因為他把錢在銀行里面只有2.25的利率,所以他就產生尋求投資回報的欲望。如果國內的房地產企業合格的可以在國內上市,實際上是一個雙贏的,房地產也不需要過度依賴銀行貸款,同時老百姓也有更多的投資渠道。現在我們看到房地產有的在香港上市,看到這些機會,這個機會為什么都是要讓到境外去,而不是讓國內老百姓有更多的投資機會,這是值得我們監管部門思考的問題。
楊大明:現在大家是不是有一些問題,五位嘉賓可以在這里給大家做一個解釋。
網易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因為經常涉及到房地產和金融,外資機構今年在國家的調控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我們注意到有一個現象,在調控最關鍵的時候,包括國際有名的投行,在國內房地產市場大量買進樓盤,我不知道這個最后和統計局核出的結果有沒有關系?統計局的調查數據,在調控過后,中國的房地產價格在逐步地上漲,它沒有降,反而在上漲,是不是和外資機構的一些投資行為有一些關系?第二,剛才許小年先生也說了,我從您的發言當中聽出一些意思,您認為中國政府目前就沒有必要進行宏觀調控,因為您剛才講的也比較細致,這個是不是在您看到近年經過調控以后,房地產市場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后作出的一些判斷和決定?還有一個問題問任志強先生,前兩天潘石屹先生說了一句話,他說明年房地產價格不會下跌,您對此有什么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