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政務信息>>正文 |
張家川縣2006年政府工作報告 |
(2006-3-8 20:31:25)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市政府網站 打印本頁 |
|
|
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整合財政、農業、扶貧、勞務等培訓經費,以“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陽光工程”和農村科技入戶工程為載體,加強農民培訓,全面提高農民增收創業能力。進一步拓寬勞務輸出渠道,新建勞務基地10個,擴大有組織輸出總量。大力宣傳勞務致富典型,著力培育特色勞務品牌,提升勞務輸出質量和效益。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勞務網絡,充實和完善勞動力資源庫,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規范勞務中介組織,加強勞務管理,切實做好輸轉服務,積極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全年實現輸轉勞務人員6.8萬人(次),勞務收入達到1.6億元。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堅持不懈地抓好農田水利建設。新修梯田1萬畝,完成流域治理52平方公里。力爭完成渠子梁人飲工程。全面啟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連五、馬關、梁山等鄉2.36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認真實施上磨南河等堤防工程,大力發展小提灌、機電井、集雨節灌水窖和節水灌溉等小型水利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積。深入開展全市林業建設質量管理年活動。進一步抓好退耕還林的補植補造,強化管護,培育發展后續產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繼續實施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年內完成公益林建設1.6萬畝,荒山造林1萬畝。全力抓好農村沼氣建設,在木河等5鄉鎮11村建成沼氣池1200座。 努力加快扶貧開發進程。全力實施好木河桃園等12個村整村推進項目,突出抓好以畜牧業為主的產業建設,以道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貧困村的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整合扶貧資金,繼續抓好世行項目實施和社會幫扶工作。實現1600絕對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7400低收入人口穩定解決溫飽。 積極開展新農村試點工作。認真制定全縣新農村建設規劃,在基礎條件好的城郊川道區和易地扶貧搬遷區選擇3至5個縣級試點村,每個鄉鎮確定1個鄉級試點村,抓好以村鎮規劃、住宅改造、改水改廁、道路整修、環境整治和文明創建為主的新農村建設。50%以上的鄉、1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鎮建設規劃編制。 (二)切實抓好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 進一步加強項目前期及爭取工作。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真正形成大中小互補、長中短兼顧的項目庫,提高項目對接及成功率。著力做好城鎮道路改造、集中供熱、垃圾和污水處理、張川至平安、龍山至張棉等通鄉油路、30個行政村通油路、農村安全飲水、農村社會事業等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以及縣城道路與排水、水源地保護、東峽水庫除險加固、馬關至盤安公路、生態修復、易地扶貧搬遷等重點項目的爭取工作,力爭年內有一批重點項目立項投資,確保項目工作可持續發展。 切實加強項目建設和管理。嚴格項目工作程序,完善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質量責任終身制等責任追究機制,切實提高項目工作水平。堅持速度服從質量的原則,嚴格工程現場管理,突出抓好寄宿制學校、中小學危房改造、上磨中學二期工程、縣一中教學樓、農村安全飲水、張石路、張蔡路、清水河鄭家橋、通鄉公路、易地扶貧搬遷、整村推進等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樹立大局和服務意識,營造和優化建設環境。堅持建管并重,強化項目后續管理,切實發揮和提高項目效益。 努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全面落實各項優惠政策,認真抓好引資項目資金到位率和項目建設,廣泛搜集招商信息,加大宣傳推介力度,著力抓好皮革生產、清真食品加工、阿膠生產、飼草料加工等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促進產業開發和經濟結構調整。認真實施好世行扶貧、世行畜牧、中德財政合作造林、渠子梁人畜飲水等外資項目建設。積極加強與駐外機構、國際友人的聯系,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招商力度,力爭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