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積極應對對外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調整出口退稅、關稅和加工貿易政策,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完善出口退稅機制。穩步推進服務業對外開放。全面部署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過渡期的各項工作。
。ㄋ模┘涌彀l展各項社會事業。
2005年中央財政用于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1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8.3%;投入國債建設資金95.4億元。
在科技方面,加強了國家創新體系、基礎研究和基礎設施建設。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開發、第三代移動通信、高性能復合材料、高檔數控機床研制等重大科技專項取得重要進展。在國務院領導下,組織和動員各方面力量,經過兩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廣泛論證,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在教育方面,重點加強了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專項資金70多億元,對592個重點貧困縣1700萬名貧困家庭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還為中西部地區1700多萬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許多輟學兒童重新回到學校。繼續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兩年來新建、改建、擴建農村寄宿制學校2400多所,為16萬個農村中小學校和教學點配備了遠程教育設施。職業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持續發展。
在衛生方面,著力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農村衛生工作。近三年,中央和地方投入105億元,基本建成了覆蓋省市縣三級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總投資為164億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進展順利。中央安排30億元國債資金支持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建設,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已擴大到671個縣,惠及1.77億農民。加強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高度重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和對人的傳播。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進展。
在文化方面,積極開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順利實施。
對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躍。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
。ㄎ澹┡ψ龊镁蜆I和社會保障工作。
加大對就業再就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去年中央財政安排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專項補助、再就業補助209億元,比上年增加29億元。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等就業工作。中央財政還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已有17個。▍^、市)完成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城市低保對象基本實現應保盡保。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明顯提高,中央財政安排優撫事業費74.6億元,比上年增長90%。
。玻競省(區、市)、2300個縣(市)已初步建立社會救助體系的基本框架。救災和扶貧工作力度加大。全年中央財政用于抗災救災的資金89億元,救助受災群眾9000多萬人次。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扶貧資金162億元,農村貧困人口比上年減少245萬人。
。┣袑嵓訌娒裰鞣ㄖ平ㄔO。
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繼續推進,21個省(區、市)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政務公開、廠務公開和村務公開不斷擴大。加強了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工作,對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事項實行公示、聽證等制度。重視政府法制建設,國務院提出了勞動合同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等7部法律議案,制定并頒布了《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等22部行政法規。制定和實施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預案,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斷提高。審計、監察監督進一步強化。認真做好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準備工作。實施新的《信訪條例》,暢通了信訪渠道,規范了信訪秩序。穩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深入開展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的專項整改活動,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繼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刑事發案數有所下降,社會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