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428829625.jpg](/Files211/BeyondPic/2009-8/31/1251428829625.jpg)
王占林 男 漢 1931- 吉林榆樹 中共黨員 原武警甘肅總隊副總隊長,獲“勝利功勛榮譽章”,全國先進離休干部、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
王占林(1931~ ),男,漢族,吉林省榆樹縣人,中共黨員。武警甘肅省總隊原副總隊長。
1947年6月,王占林隨所在的吉林省德輝縣公安大隊參加了解放長春、德輝戰役,戰斗異常慘烈,敵人數倍于我,人員傷亡很大。他和戰友抱著“頭可斷、血可流、奪勝利”的堅定信念,視死如歸,奮力拼殺,血戰到底,奪取了戰斗勝利。他為掩護戰友,身負重傷,榮立戰功,獲解放獎章。
王占林是由一名革命戰士成長起來的領導干部。先后擔任吉林省公安總隊長春大隊參謀,北京公安軍第一步校教員,河南內衛三師參謀,陜西公安總隊獨立連連長、訓練科副科長、教導隊長,甘肅省獨立師教導大隊隊長,甘肅省軍區獨立師三團副團長、團長,武警甘肅省總隊副總隊長。40多年戎馬生涯,不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他都始終以大局為重,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勤奮工作,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部隊建設上。先后被甘肅省表彰為“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被武警總部、總政,中組部分別表彰為“踐行‘三個代表’先進個人”、“先進離休干部”,“十佳老有所為先進個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 1988年被授予勝利功勛榮譽章。
![1251428898046.jpg](/Files211/BeyondPic/2009-8/31/1251428898046.jpg)
王亞麗 女 漢 1955— 甘肅定西 中共黨員 甘肅定西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第40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
王亞麗(1955~ ),女,漢族,甘肅定西人,共產黨員。1977年從省護士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定西市人民醫院工作,1978年至1991年任科室護士長,1997年9月至今任護理部主任。
在30年的護理生涯中,她以精湛的護理技藝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無微不至地照顧和守護著每一位病人,贏得了“生命守護神”的美譽。1991年,王亞麗被任命為護理部主任。她借鑒省內外大醫院的護理經驗,率先在醫院確立了《臨床整體護理研究與推廣應用》科研課題,編印了10套共30多萬字的《常見疾病診療健康教育咨詢手冊》和《標準護理計劃和教育計劃手冊》等資料,開了定西市推行整體護理工作的先河。
2003年春天,面對肆虐的非典,作為共產黨員,王亞麗毅然主動請纓進入傳染病科,日夜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當時定西市醫院共收治SARS病人4例,疑似病人1例,醫學留觀人員73例,成為甘肅省收治SARS病人最多的醫院。王亞麗從收治SARS病人的那刻起,就進駐SARS病房,帶領全體護理人員,用生命和汗水守護著病人的生命。她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最終取得了SARS病人全部治愈、醫護人員無一感染,二代傳染無發生的重大勝利,受到國家衛生部和甘肅省委的表彰獎勵,獲得第四十屆“南丁格爾”獎。
![1251428974578.jpg](/Files211/BeyondPic/2009-8/31/1251428974578.jpg)
王孝錫 男 漢1903-1928甘肅寧縣中共黨員早期共產黨人,建立中共蘭州特別支部并任組織部長
王孝錫(1903~1928),男,漢族,甘肅寧縣人,中共黨員。1903年出生于甘肅省寧縣一個農民家庭,1924年考入國立西北大學,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3月,為了恢復中共甘肅特別支部的工作,當時在馮玉祥部隊工作的中共黨組織負責人劉伯堅、鄧小平推薦王孝錫以國民黨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到蘭州開展工作。到達蘭州后,王孝錫首先整頓了國民黨甘肅省黨部,加強省黨部的進步力量,并建立了中共蘭州特別支部,任組織委員。他還擔任甘肅省督辦公署政治部主任、甘肅政治委員會會長等職。
大革命失敗后,王孝錫按照黨組織的要求,回到家鄉寧縣堅持斗爭。八七會議以后,按照黨組織的要求,以行醫為掩護,深入陜甘交界的十多個縣的農村進行調查,籌劃組織農民進行暴動,建立革命政權的斗爭。1928年11月,王孝錫被捕入獄。面對一次次的酷刑審訊,他以鋼鐵般的意志與敵人進行頑強斗爭,嚴守黨的機密,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1928年12月30日,敵人將王孝錫押往刑場。王孝錫不斷奮力高呼“共產黨萬歲!”“共產主義精神不死!”等口號。兇殘的劊子手舉起馬刀向他身上亂砍,鮮血飛濺,仍擋不住他高昂的口號聲。劊子手又用毛巾塞進他嘴里……王孝錫壯烈犧牲,年僅25歲。
![1251429038375.jpg](/Files211/BeyondPic/2009-8/31/1251429038375.jpg)
王學禮 男 漢 1916-1949 陜西神木 中共黨員 蘭州沈家嶺戰役中犧牲,時任第一野戰軍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團長,獲“人民英雄”稱號
王學禮(1916~1949),男,漢族,陜西神木縣人,中共黨員。1930年入伍,1931年15歲時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第4軍11師31團團長,革命烈士。
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陜北游擊隊,1935年1月任紅27軍84師1團少年連政治指導員,曾率領少年先鋒連沖鋒陷陣,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參加戰斗10余次,受到劉志丹的贊揚。1936年,王學禮隨部參加了東征、西征,同年底調任紅81師242團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警衛團政治處主任,陜甘晉綏聯防軍警備第5旅3團團長,轉戰陜甘寧,參加了大生產運動和剿匪反頑斗爭。先后參加大小戰斗100余次,3次負傷,多次榮立戰功。
解放戰爭時期,在蘭州解放戰役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第4軍11師31團團長,擔負沈家嶺主戰場的主攻任務。戰斗開始前反復觀察地形,精心部署兵力,召開干部會議討論攻堅戰術,作戰斗動員。1949年8月25日拂曉,蘭州戰役總攻打響,率領部隊向敵方發起攻擊,英勇拼殺。在危急情況下,組織全團干部戰士與敵軍展開肉搏戰,堅持“人在陣地在”。黃昏時全線總攻開始,他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在追擊敵軍時,一顆炮彈在身邊爆炸,壯烈犧牲,時年僅33歲。安葬于蘭州市華林山烈士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