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蘭州市政府在《大氣污染綜合整治方案》中提出“123”清潔能源計劃,即在一年內對公交車、兩年內對出租車、3年內對燃油鍋爐進行“油改氣”。截至去年底,全市有1321輛公交車和1636輛出租車完成了改裝。
改裝后的CNG(壓縮天然氣)出租汽車,鋼瓶儲氣量15升,加氣一次可行駛120公里左右。“油改氣”,使公共運輸車輛減少了尾氣排放,降低了運營成本,社會贊譽有加。然而,由于加氣站建設滯后,已改裝的CNG出租車司機,今年以來為加氣增添了許多煩惱。
目前,蘭州市為CNG出租車服務的加氣站只有2座,都位于七里河區,一座在西站柳家營什字,另一座在金港城附近。隨著改裝車輛的增多,兩座加氣站相繼出現長時間排隊等候的擁堵現象。
加氣雖省錢等候太熬人2月25日下午4時許,記者來到金港城玉金天然氣加氣站。近90輛出租車首尾相連,組成160多米的長隊,一直延伸至馬灘村北口末端。
一位司機對記者說:“油改氣又環保又實惠,如果氣壓足每天只加兩次,可節省燃料成本四五十元,盈利增加40%以上。
但加氣站太少,氣壓又不足,一天多加一次,兩個小時不能運營,折算下來增加的收益只有幾塊錢。”車號尾數為765的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油改氣”之初,加氣站氣壓足,每次加氣用不上10分鐘。近期加氣車輛越來越多,排隊動輒1個小時,每天加氣至少3次,白耗兩三個小時,效益大大下降。因為車輛改完后可使用油氣雙燃料,有的司機干脆重回加油站了,畢竟那兒不用排隊呀。
一位等候加氣的李師傅沒好氣地說:“加一次氣勞心費神排長隊,一等一兩個小時,實在讓人受不了。同行打趣說‘加氣加氣,找來受氣’嘛!”據了解,每逢雙休日下午,排隊加氣的出租車出現高峰,晚上8時左右可達170輛。車輛一多,司機心里犯急,加之缺乏疏導,等候的車過不去,加完的車出不來,原本寬闊的馬路就成了‘單行道’。
加氣站員工介紹說,盡管CNG車輛儲氣瓶的存量可以從儀表顯示,但是按照出租車司機運營的“老規矩”,白班和晚班交接前,還得加滿氣,意在相互提供方便。這個規矩,是造成下午至傍晚出現加氣高峰的另一原因。
下午6時許,等候加氣的出租車排成的長隊,在落日的余暉里還在不斷地增加長度。焦灼的等待,加劇消融著師傅們的耐心,車喇叭聲、喊叫聲讓玉金加氣站一片混亂。
服務缺乏疏導排隊阻塞交通2月21日上午10時30分,柳家營什字加氣站陸續開進10多輛出租車等候加氣。
11時,等候車輛增加到40多輛。一排兩輛,蜿蜒百米的長隊從加氣站伸向西津西路非機動車道,交通開始出現阻塞。
一位正在排隊的司機顯得很不耐煩,時不時下車向前觀望。車輛不停地發動、停車,車隊緩緩地向前蠕動,開不了幾米又得熄火等待。他說:“我在這里排隊等候了50多分鐘,前面還有七八輛車,真是太熬人了。”12時許,20多輛出租車頻頻駛來,幾百米長的車隊將西津西路非機動車道擠得滿滿當當,之前還慢慢蠕動的長龍此時已經幾乎走不動了,排在機動車道的20多輛出租車,將公路堵去大半。大型公交車,卡車幾乎無法通行,一時車笛交鳴,行人怨罵,交通混亂不堪。
附近居民反映,有交警的時候,加氣站周邊的秩序稍好一些,道路也比較通暢。但是交警一下班,加氣站又不管排隊占不占道的事,往往亂成一鍋粥,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嚴重干擾。一位家住柳家營什字附近的中年男子生氣地說,加氣站建成以來,這段路天天被出租車堵得嚴嚴實實,出行經常受阻,太耽誤事了!記者看到,受阻的公交車上,一些乘客紛紛下車步行。
布局亟待合理政策尚需完善蘭州市目前共有出租車6500多輛,按計劃今年要完成其余4000多輛車的改裝。
3月2日,蘭州市政府“油改氣”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加氣站建設滯后,已經影響到出租車‘油改氣’進程。”2005年初,省發改委為蘭州市核準了30座加氣站建設指標,其中10座由中油甘肅分公司建設經營。為力求均衡,包括紅古區在內的5個區都納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