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建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組建讀者集團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借鑒兄弟省市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深入調研論證,制定組建方案,經省政府批準后上報,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實地考察,于2005年11月30日批準成立。
二、制定甘肅省“十一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這是一項歷史性、創新性的工作。省委宣傳部牽頭,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和各市州積極參與,組織力量對全省文化產業資源、行業、區域布局進行了調查研究,摸清了家底,理清了思路,制定了《甘肅省“十一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推動了我省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深入開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對談”活動。
充分利用理論對談這一載體,各級領導帶頭,專家學者參與,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堅持把講大道理與小道理結合起來,把講理論與辦實事結合起來,大力宣傳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及時傳遞省委、省政府關心群眾利益,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全省共開展理論宣講和對談活動1800多場次,參與的干部群眾近25萬人。
四、圍繞省委重要決策和部署集中開展宣傳戰役。
緊密圍繞省委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聚集各媒體優勢,找準定位,認真策劃,精心組織,對企業改革、項目建設、勞務經濟、縣域經濟、公開選拔副地(廳)級后備干部、增加鄉鎮運轉經費、鄉鎮招聘干部身份轉換、城市低保等重大部署,精心組織了11次集中宣傳戰役,形成了正面宣傳的輿論強勢。
五、建成開通“中國甘肅網”。
訪問量已突破28萬人次,成為我省規模最大、最為權威的一個新聞門戶網站。成立了網絡管理機構,制定了互聯網管理工作實施意見、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辦法等制度。調整充實了網上評論員隊伍,針對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組織評論文章,正面引導網上輿論。
六、推出一批重大先進典型。
深入總結和廣泛宣傳了石述柱、李星明、米祥仁、魏公河、王亞麗、榆中縣公安局等重大先進典型。舉辦了“隴原公仆,時代先鋒”大型圖片展覽,宣傳了我省一批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精心創排了《我們共產黨人》、《先鋒頌歌》大型專題文藝節目。《我們共產黨人》赴全省各地巡回演出,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七、文化產品博覽交易會取得新成果。
第三屆文博會按照展會經濟的模式,在運作方式、參展范圍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進,使我省的特色文化資源和特色文化產品走出深閨、走向市場。一批重大項目成功簽約,資金額達4.7億元,簽約項目數和資金總額都創新高,在省內外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八、實施“千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
作為2005年全國唯一的城市綜合醫院支援鄉鎮衛生院試點省份,組織1265名城市醫院醫務人員赴全省43個貧困縣醫院和350個鄉鎮衛生院,積極開展診療救治、人員培訓、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緩解了貧困地區缺醫少藥的狀況,深受農民群眾歡迎。
九、全面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
投入2613萬元,對33745名農村群眾發放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投資逾億元,實施“少生快富”扶貧工程,使30多萬戶群眾受益;募集資金1300多萬元,對8614戶計劃生育困難家庭進行了救助;對4500多二女結扎戶一次性獎勵3000元,發放獎金1350萬元。通過這些制度的實施,全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逐步由處罰多生向獎勵少生轉變。
十、《大夢敦煌》、《敦煌韻》赴國內外商演獲得成功。
《大夢敦煌》、《敦煌韻》等精品劇目,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先后赴澳大利亞和東南沿海地區進行了商演。
《大夢敦煌》劇組首次跨出國門,在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演出26場;《敦煌韻》在東南沿海連續演出140多場。精品劇目在成功開拓市場的同時,有力地宣傳了我省的特色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