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從1月1日起實施,據此改革和規范公務員工資,隨著工資結構調整,級別工資標準水平也會適度上調。
■千方百計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加快市創業培訓基地建設,建成再就業基地30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500個,重點解決好大齡失業人員就業等突出問題。
■蘭州市要著重打造城市個性和特色,突出山水城市特點和地域文化內涵,重點抓好黃河風情線延伸建設、南北兩山綠化、公園綠地建設、“文明通道”整治、黃河水污染治理和大氣污染整治等工程。
![](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06-01/04/xin_45010304130754970584.jpg)
收入:有望實現“攀升”
2006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在元旦前后的這幾天,“恭喜發財”是大家互祝新年問候語中用的很頻繁的一個詞語。希望在新的一年收入增加,腰包再鼓些,是老百姓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和盼望。
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年,在政府機關工作的王先生期盼自己的工資漲得更高些,收入再多些。王先生說,2006年國家將進一步全面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涉及面相當廣。其中,多年沒動的公務員工資也有可能在2006年實現“攀升”。目前,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工資調整方案,預計平均加薪幅度約百分之十五。
“公務員法”從1月1日起實施,據此改革和規范公務員工資,隨著工資結構調整,級別工資標準水平也會適度上調。
根據規劃,明年加薪方案將主要提高津貼和獎金的標準,崗位津貼的差距適當拉大。目前具體方案仍在制訂中。王先生說,雖說在我市還沒有明確的調整方案,但最起碼已經看到了漲工資的曙光。
就業:“三位一體”拓新路
“希望今年我會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也希望再就業的路能再寬一些。”下崗已經四年的馬玉珍在談到2006年的希望時說。而家在鐵路東村小區的陳萍則表示,她希望2006年,她所期待的小額貸款能很快到位,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據蘭州市勞動保障局就業處負責人介紹,2006年,他們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技能培訓和有組織轉移為重點,努力實現城鎮下崗職工、失業人員、農村剩余勞動力“三位一體”的就業新路。把農民進城就業,失地農民就業等納入就業整體規劃,逐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制度,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民工進城就業等方面不合理的規定。同時,大力發展服務業、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企業和公益性事業,努力開發更多的就業崗位;并積極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切實做好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提高就業質量,千方百計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加快市創業培訓基地建設,建成再就業基地30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500個,重點解決好大齡失業人員就業等突出問題。
低保:制度將更加規范順暢
家住雷壇河的低保戶秋偉堅告訴記者:“我希望從今年開始,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審請、發放工作更完善、更透明,更希望農村也有最低生活保障金。”
據蘭州市民政局辦公室翁主任介紹,為了更好地做好低保工作,他們將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建立最低生活標準為前提,強化基層保障,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運行機制,不僅要實現動態管理,分類施保,應保盡保,而且要使城鎮居民最低保運行更加規范順暢,探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失地農民保障制度、城鄉醫療救助等專項救助制度,使農村特困群眾生活救助型向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過渡。
環保:發揮山水城市功用
“在這種空氣環境下生活,不只是呼吸道要感染發病,很可能要少活幾年。”最近一段時間,我市多次出現重度污染天氣,嚴重影響了市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