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一五”城市建設總體目標出臺
50億巨資再塑隴上名城
本報訊[記者劉欣]“十一五”期間,我市城市建設將以構建城市中心區為龍頭,東西向城鎮帶為主體,南北兩翼城鎮為支撐的城鎮空間新布局,同時建設以兩區為中心、五縣為骨干,建鎮制為基礎的城鎮結構層次體系。50億元巨資將再構隴上名城,系列目標將再繪和諧家園。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我市城市建設將重點依托天寶、天定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沿線小城鎮發展。在渭河川道、隴海鐵路沿線構建市域內自東向西,包括東岔、元龍、伯陽、麥積、社棠、甘泉、馬跑泉、花牛、玉泉、皂郊、渭南、中灘、新陽、藉口、太京、關子、六峰、大像山、新興、磐安、洛門、武山、鴛鴦等23個建制鎮組成的城鎮帶,使其成為我市城鎮體系的主體,帶動兩翼其它建制鎮快速發展壯大起來。
同時,構建多元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框架。以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名城保護為建設主題,加快甘泉片區、社棠片區、馬跑泉片區、廿里鋪片區、七里墩片區、岷山路片區、天水郡片區、西十里片區開發;“十一五”期間,藉河風情線、渭河風情線、伏羲城、天河城、娛樂城、會展中心、博物館、老年活動中心、電視演播中心、全城天然氣網站等一系列標志性建筑也將相繼建成;天水郡大橋、雙橋大橋、麥積區峽口大橋、社棠大橋、秦州藉河南片供熱站、七里墩熱站、秦州垃圾處理廠、麥積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工程也將完成,并新建改造岷山路、藉河南路等10條城市主干道;重點發展五個縣城建設,有條件的縣力爭實現撤縣設市。
到“十一五”末,我市城鎮化率要達到35%以上,市區戶籍人口達到60萬,建成區面積達到56平方公里,城市供水普及率達到98%,城區燃氣普及率達8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達23平方米。屆時,建設大城市、隴東南中心城市、隴上最佳宜居環境城市的目標將會更加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