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小時后,他們連口水也沒喝,又擠上了去被執行人所在工地的班車。在崎嶇的山路上又顛簸了4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匆匆吃了那天第一頓飯。他們緊接著趕到工地,找到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四川老板。他們的精神,感動了被執行人,他二話沒說,拿出2萬元,其余的欠款也很快交付到農民工手中。
做過“換心”手術后,崔正濤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但他的工作精神,卻一點也沒有改變。
1995年,手術后休假剛結束,還在東華法庭工作的崔正濤到莊浪縣辦案。中午,崔正濤出現了嘔吐癥狀,臉色蠟黃,心跳加快。同事勸他回家,但他仍然堅持到辦案結束。
1998年,院領導考慮到他身體狀況,將他安排到立案庭工作。本想讓他能夠工作輕松一些,可他工作起來,還是改不了那股勁頭。硯峽鄉河西村一戶農民家的耕牛死了,當事人認為是鄰居投毒,為求解決糾紛,竟然把死牛拉到了縣政府門口。崔正濤接到消息,二話沒說,就帶人去現場調查。車到半山腰上不去了,崔正濤就下車步行,到了目的地,他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但他還是堅持把事情搞清楚,說服當事人合理合法處理糾紛后,才和同事下山回家。
1998年4月3日上午,他在出差途中遇到一起車禍,一輛拉煤的貨車翻下了30多米的深溝。他趕緊叫司機停車,招呼同行的兩人下車營救。見他要去救人,小張趕緊攔住,勸他別下去,小心病情發作。崔正濤二話不說,溜下山坡和同事將受傷司機拉了上來。湊巧,他認識的一名出租車司機路過。崔正濤趕緊攔住車,自己到醫院安排好傷者,又根據受傷司機的描述,驅車將他的家人接到醫院,這才放心地回到法院。
三采訪中,兩件關于10元錢的故事格外感人。一件發生在1995年崔正濤剛動完手術回家的當口。當時,雖然縣里特批解決了80%的醫藥費,但以他家每個月幾百元的收入,經歷過這么大的一次手術后,早已一貧如洗,負債累累。女兒崔靜上小學四年級,學校組織向貧困地區兒童捐獻學習用品。崔正濤聽說后,讓妻子拿出10元錢交給崔靜,全部買成鉛筆、文具盒、作業本等,送到了學校。
另一件發生在不久前。東華鎮南溝村孟家莊60歲的村民王智義,因為贍養問題找到崔正濤,想把兒子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強制執行贍養費。崔正濤一邊勸他,一邊把他兒子叫來,耐心說服,終于促使雙方和解。為把執行落到實處,崔正濤又給自己攬了個活:每個月80元的贍養費,由王智義的兒子交到他手里,他再轉交王智義。一次王智義來取贍養費,沒有拿到手,崔正濤拿出自己的10元錢,交待老人拿去買車票,早點回家。
王智義知道崔正濤的妻子沒有工作,經濟也很困難。他說,那天他拿到錢,回家一晚沒睡好。
10元錢在現在不算什么大錢,可那是崔庭長的一片好心啊!
到法庭訴訟,立案是第一關。崔正濤作為庭長,也就成了一些人“公關”的目標,請吃、請喝、請旅游、請釣魚。多年來,崔正濤都堅決拒絕了。他在家從來不給當事人開門,所以錢物根本送不到他家里;有人以給他妻子解決工作為條件,要他“照顧”,他沒有松口,至今妻子還是在家當專職“后勤部長”。
近年來,崔正濤先后榮獲全省法院一等功、省級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還成為2005年全國“十佳法官”候選人。采訪崔正濤時,他告訴記者,1994年同他一起在西安做心臟主動脈瓣和二尖瓣膜置換手術的其他病友,已經相繼去世,他算是命長的了。從他得病到現在,縣里、法院的領導和同事、家人給他的幫助和關心,他一直銘記在心。作為一名黨員,一個普通人,他無以為報,只有努力工作,來回報組織,回報關心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