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走進天水>>正文 |
天水李氏建立的成漢國 |
(2006-1-16 10:29:31)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吳治中 打印本頁 |
|
|
西晉元康中,洛陽、天水等六郡饑民數萬家10余萬口,流亡入蜀就食;莸塾缹幵 (公元301年)3月,西晉新任益州刺史羅尚逼遣流民,限于7月出發還鄉,各地設關搶奪饑民財物,群情鼎沸。巴氐豪族、天水人李特屢為請留,流民紛紛歸附,乃結營于綿竹,擁眾反晉,旬月間眾至2萬。李特率軍擊敗廣漢太守辛冉、益州刺史羅尚,攻占廣漢,進圍成都。與蜀民約法三章,救濟饑民,整肅軍政。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李特稱大將軍、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諸軍事。次年攻取成都少城。羅尚遣使詐降,聯絡地主武裝內外夾攻、偷襲起義軍,李特戰死。其子李雄、弟李流繼領部眾,得青城山范長生供給,軍威復振。與羅尚幾次大戰,再圍成都,李流不久病死。李雄于公元304年攻取成都,占據益州,同年稱成都王。公元306年稱帝,建立成漢國。其主要人物有: 李特:(?——公元303年)十六國時巴氐族首領,略陽臨渭(今秦安縣東南)人。祖籍巴西宕渠(今四川渠縣)。少仕魏州郡,雄武善騎射,沉毅大度。元康年間,氐人齊萬年起兵反晉,關西大亂,隨流人入蜀。入蜀后,值益州刺史反,與弟李庠集眾歸附,后李庠遭猜忌被殺,李特引部眾返綿竹,自稱大都督、鎮北大將軍。率眾二萬余人,與晉軍作戰,先后南攻廣漢、成都。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取成都少城,稱王,年號建初。尋為益州刺史羅尚襲殺,追謚秦文王。 李流:李特之弟。永寧元年(公元301年),六郡流民起兵反晉,推李特為首,李流被任為鎮東大將軍,率主力與益州刺史羅尚相拒。李特死后,招其余眾,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率軍擊敗羅尚,再圍成都,不久病卒。 李雄(公元274年——334年),字仲 ,李特之子,李特、李流死后,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公元303年繼父位,率部攻克成都,設官建制,稱成都王。建興三年(公元306年),即皇帝位,國號大成,史稱成漢。在位31年,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減輕賦稅,興辦學校,廉明吏治,政寬人和,社會穩定,中原百姓多避亂來此。 李班:(公元288年——334年)字世文。李雄之兄李蕩子。初署平南將軍,后被李雄立為太子。謙虛博納,敬愛儒賢。繼位不及半年,李雄子李越、李期以其非李雄親生,密謀毒害。公元334年10月,李越趁李班哭靈之時,將李班殺害。 李期:(公元314年——338年)字世遠。李雄之子。歷任建威將軍、安東將軍。李期弒李班之后,被擁立即位。性暴戾,任李越為相,綱紀紊亂,驕虐日盛,人心惶惶,朝臣各謀自保。其兄李霸、李保暴卒,傳言被他所害。公元337年鴆殺其堂叔李壽的養弟李攸,激起宗室憤怒。玉恒四年(公元338年),漢王、梁州刺史李壽擁兵以“清君側”為名,起兵攻破成都,逼李期殺死李越等,又矯稱太后詔令,廢李期為邛都縣公,幽之別宮,不久自縊。 李壽:(公元300年——343年),字武考,李特弟李驤少子。李雄奇其才器,拜前將軍,督巴西軍事,遷大將軍、大都督、侍中、錄尚書事,封建寧王,受遺詔輔政。李期即位,改封漢王,領梁州刺史。后率兵攻克成都,廢李期自立。凡諸制度,多所改易。廣修宮室,務于奢侈。百姓搖役繁重,疲于使役,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又嗜殺成性,朝臣勸諫稍不稱意即加殺戮,致使國勢日衰。在位6年卒。 李勢:(?——公元361年)字子仁,李壽長子。初拜翊軍將軍,即位后驕吝貪財,不恤國事,誅殘大臣,人懷危俱。嘉寧二年(公元347年),東晉桓溫率軍攻伐,兵敗投降,受封為歸義侯,終死于健康(今江蘇南京),成漢遂亡。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