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積極構建招商安商的和諧環境
(二十二)著力加快硬環境建設步伐。要進一步加大投入,著力改善投資項目落地的局部硬件環境,著力為投資項目解決好地、路、水、電、氣等基礎條件。天水經濟開發區、各縣區工業園區要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成為吸引投資、承接項目的重要載體。
(二十三)營造更具比較優勢的投資服務軟環境。堅持“硬件不足軟件補、實力不足服務補”和“發展無門檻、部門無關卡”的理念,切實為投資者提供零距離、無障礙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項目運營成本。一是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政務環境。進一步規范、簡化審批程序,減少辦事環節,實行“一站式”服務,建立項目審批辦理的快速通道。深入推進政務公開,規范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行為,提高行政效能。對有關部門審批項目、辦理手續的時限提出具體要求,嚴格落實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和首問責任制。各有關部門對外來投資企業申報的事項,屬權限以內且符合政策、資料齊全的,要及時予以辦理;有關手續不齊全的,要一次告知并及時給予指導,協助補充完善;屬權限以外且需要逐級報批的,要指派專人實行全程指導服務。二是積極創造條件,優化要素市場環境。圍繞投資項目及生產運營中需要配套的融資、人才、勞動力、物流、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的生產要素需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改善配套條件。三是優化社會環境,切實為投資者和企業創造良好的市場、信用、人文、輿論和生活等社會環境保障。各相關部門要重視和解決好外來投資者子女入學、就醫、出入境、居住等一系列生活方面的困難,讓他們感受溫暖,解除后顧之憂。
(二十四)依法保障外來投資者合法權益。要控制和減少對企業的檢查,堅決禁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要大力整治損害招商引資環境的行為,加大對侵犯投資者權益行為的查處力度,對損害招商引資投資環境的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一查到底,典型案件實行公開曝光,情節嚴重的由紀檢監察部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受理外來投資者的投訴,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二十五)加強與招商投資企業的溝通。要與投資者及企業建立聯系制度,定期上門拜訪,征求意見建議,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以信用求信任,以誠信感召人,使投資者留得住、發展快。由市招商局牽頭組織投資客商,成立天水市招商投資企業協會,搭建企業間交流聯誼、共促發展、維護權益的平臺,為進一步推進以商引商和企業聚集發揮作用。
七、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組織協調
(二十六)加強組織領導。要在充分發揮市、縣區招商引資工作機構職能的同時,市、縣區都要成立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要建立招商引資領導小組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研究和協調解決招商引資工作中的突出問題。要建立和落實好市、縣區領導包抓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責任制,各縣區、市直各有關部門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真正形成“領導抓招商、部門促招商、縣區比招商、發展看招商”的工作格局,推動本縣區、本部門的招商引資工作。
(二十七)強化市縣區工作職能。市招商局要全面負責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抓總牽頭、規劃指導、協調服務、督查落實工作,組織開展重點招商項目前期工作,組織籌備、參加經貿節會等各類招商活動,推介投資環境、重點項目,聯絡、組織引進內資、外資重點項目的洽談、簽約和實施,爭取招商引資專項資金,督查簽約項目履約及實施進度,對引進項目的優惠政策和中介獎勵提出意見,并通過任務分解、檢查督促、信息統計、考核評比等手段組織和促進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招商引資工作。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強服務,為投資項目全程幫辦、代辦各類手續,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各部門都要樹立招商引資“一盤棋”的思想,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縣區要強化招商部門職能,重視招商機構和隊伍建設,在人員、經費、辦公場所、裝備等方面給予切實保障和大力支持,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招商隊伍業務素質。
(二十八)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參與招商引資的作用。市直各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職責,明確有關機構承擔本部門、本系統的招商引資職能,分別開展行業重點招商;賦予市政府各駐外機構招商引資工作職能,市政府駐外辦事處、聯絡處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市招商局副局長,使駐外機構成為“駐點招商”的主力軍;鼓勵企業駐外機構開展對口招商引資;充分挖掘各種有利于招商引資的關系資源,動員各類社會團體、中介組織、在外天水籍人士和各界人士發揮優勢,形成點、線、面網絡化、立體式的招商體系,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體、時時搶抓招商機遇、處處都見招商成效”的新局面。
二 O 一 O 年 二 月 二 十 四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