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拜伏羲廟 游麥積山——隴上江南天水”
旅游推介會于11月6日在上海舉行
神奇麥積山 東方雕塑館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6090113344586551.jpg)
天水在線報道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東南部,是國務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國家級4A級旅游風景名勝區,也是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它位于西秦嶺東段小隴山之中,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規劃面積215平方公里,由麥積山石窟、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5個景區180多個景點組成,自古以來這一區域就有“隴上林泉之冠”的美譽,古秦州十景其中5景“麥積煙雨”、“仙人送燈”、“石門夜月”、“凈土松濤”、“東柯積翠”就在現在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內。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7042221133190868.jpg)
麥積山景區內群山聳立、層巒疊翠、溪水清澈、飛瀑如練,森林覆蓋率達到76%以上,其中一級保護區42.5平方公里,有高等植物233科,2738種;野生動物有鳥類12目34科95種,獸類6目18科29種,融自然風光和人文古跡為一體,兼南秀北雄于一身,堪稱西北山水林泉之冠。隨著景區資源價值的不斷挖掘,“麥積棧道”、“嶺分南北”(黃河長江分水嶺)、“萬木薈萃”(麥積山植物園)、“仙人湖光”、“丹崖白松”、“天河石蓮”、“石門仙橋”、“八卦殿宇”、“九曲溪流”、“街亭溫泉”、“香積積雪”、“石門云海”、“曲溪燕舞”、“玉蘭花香”、“凈土佛光”、“放馬灘涂”等新的美景奇觀一起將麥積山風景名勝區裝扮得更加多姿多彩,美不勝收。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81018_01e76ddab10ee6a1b051L1op2ymYCJYq.jpg)
麥積山石窟位于麥積山風景區內,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開鑿于十六國時期的后秦,歷經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12個朝代,歷時1660年建成,石窟至今保存洞窟4個,以泥塑為主,現存194個洞窟,薈萃歷代泥塑雕像7800余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其造像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石窟大多在20至8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層層相疊,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間有棧道相連,攀援而上可達山頂。麥積山石窟中最有名的就是泥塑,塑像大小與真人相似,有的交頭接耳,有的低眉含笑,形態栩栩如生。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雕刻技藝精湛,壁畫古樸典雅,不論是北朝的“秀骨清像”,還是隋唐的“豐滿圓潤”,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溫婉可親,極富生活氣息。洞窟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筑,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麥積山石窟,原是一個完整的山體,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5年),天水一帶發生強烈地震,整個窟群便分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東崖現存洞窟54個、西崖140個。由于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巖,不宜精雕細鏤,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繪畫。麥積山塑像,主要題材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盡管各代塑像同處一堂,但并不因襲模仿,而是保持著各自的時代特色,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無論是高達15米的巨像,還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充滿著人間世俗的感情,使人感到,這不是雕塑,而是民風民俗的體現。麥積山石窟以其精湛的藝術造像同莫高、云岡、龍門并稱中國四大石窟,有“東方雕塑館”之美稱。天水境內的麥積山石窟、大像山石窟、水簾洞石窟、木梯寺石窟,構成了甘肅千里石窟走廊的東段。
天水——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80625_bb08a7f1a284706cfca8SIn9OsUAMFWm.jpg)
伏羲廟
新民晚報訊 天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長江、黃河兩大水系交匯處,中國大陸版圖的幾何中心。現轄秦州、麥積兩區和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54萬,有漢、回、滿、蒙、藏等27個民族,素有“羲皇故里”、“隴上江南”的美譽。
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初祖。據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伏羲、女媧均出生在古之成紀,今之天水。唐代史學家司馬貞《三皇本紀》輯述:“太昊庖犧(伏羲)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畢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犧于成紀(天水)。蛇身人首,有圣德。”伏羲、女媧在天水開啟了中華文明史,繁衍人類,成了中華民族的亞當、夏娃。伏羲觀天象,制歷法,畫八卦,創文字,制嫁娶,結網罟,造琴瑟,把中華先民由茹毛飲血帶入文明,居功至偉,尊為三皇之首。
伏羲是中華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如同亞當、夏娃創造西方文明一樣,伏羲、女媧點燃了中華文明薪火,對中華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伏羲因其在中華文明史的巨大貢獻,千百年來被尊稱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受到了中華兒女的稱贊和共同敬仰。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70622_c323f113808739558526Mw9DY3xjd0mg.jpg)
甘肅省和天水市歷來重視伏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開發,把它作為特色文化大省建設的重要內容。1988年,天水市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發掘民間祭祀活動的傳統,恢復了公祭伏羲典禮,并延續下去,每年舉辦“伏羲文化旅游節”。伏羲文化旅游節和公祭伏羲活動自1988年開始,連續舉辦19屆,已成為我國的重大文化節會之一。天水市也成為我國十大節慶城市之一。伏羲文化旅游節代表甘肅、代表天水成了重要的對外文化交流品牌。
為進一步團結和組織國內外熱心伏羲文化的團體和個人,深入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伏羲文化研究,探索中國古代文明的源頭,天水市發起成立了全國性社團——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這一全國性研究機構的成立,將全國數十家社科院、博物館和綜合大學,以及數百名專家、學者凝聚在一起,推動了伏羲文化的研究。1992、1995、2001、2003、2005年先后在天水召開了海內外學者參與的伏羲文化研討會,產生了大量的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史前文化研究。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80923_ffb61727282aa186c749omwSvao8X7xG.jpg)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天水作為“羲皇故里”,已成為瞻拜“人文始祖”伏羲的圣地;伏羲文化的研究、開發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路,產生了一批重要的學術成果,天水已成為全國研究伏羲文化的中心;伏羲文化所具有的創造精神、奉獻精神、和合精神,在與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的結合中,呈現出新的生命力;伏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頭,成為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紐帶,呈現出更為廣闊的前景。天水太昊伏羲祭典榮列2006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羲皇故里、隴上江南”天水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今天,天水人民秉承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以拼搏向上的熱情積極投身和諧社會的偉大建設。天水這方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必將再譜篇章,成為中國西部大開發新的熱土和亮點。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80622_1aa936fa7823bcb8f84cgVSo6Lqsh14N.jpg)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80625_d3384063a24d93dc77af59NmDTdI1qyR.jpg)
參拜伏羲
對旅行社組團來天水旅游
實行獎勵和優惠的辦法
![](/Files205/BeyondPic/2008-11/10/20081008_9b5d0d56f0f675c72360UBIefMNcmPuN.jpg)
一、獎勵政策
積極鼓勵旅行社以旅游專列、旅游大巴車隊、自駕車隊的形式組織旅游者來天水旅游,獎勵標準為:
(1)對組織旅游專列來天水的旅行社,普通旅游專列300人以上,一次性給組、接團的旅行社獎勵人民幣1萬元;豪華專列100人以上,給組、接團的旅行社一次性獎勵人民幣5千元。
(2)組織150人的旅游大巴車隊來天水旅游,給組、接團的旅行社一次性獎勵人民幣5千元;組織120人的旅游大巴車隊來天水旅游,給組、接團的旅行社一次性獎勵人民幣4千元。
(3)一次性組織旅游自駕車20輛,參游人數不少于70人的,給組、接團的旅行社獎勵人民幣2千元。
(4)天水市本地旅行社一年內累計從外省引來5趟以上旅游專列的,另外獎勵人民幣1萬元;引來10趟以上旅游專列的,另外獎勵人民幣2萬元;引來20趟以上旅游專列的,另外獎勵人民幣5萬元。
(5)鼓勵國際旅行社大力開拓天水旅游市場,組織港、澳、臺游客來天水旅游人數年達到2000人的,給旅行社一次性獎勵人民幣5千元;組織外國游客年達到1500人的,給旅行社一次性獎勵人民幣7千元;超出上述人數標準的,港澳臺游客每人按人民幣10元獎勵旅行社,外國游客每人按人民幣20元獎勵旅行社。
(6)鼓勵天水旅行社積極走出去開拓客源市場。凡一年中接待外地游客營業額達到100萬元以上的旅行社,予以接待外地游客營業額1%的獎勵;對前三名的旅行社再給予接待外地游客營業額1%的獎勵。
(7)鼓勵游客延長在天水的游覽時間,凡組織游客在天水入住星級飯店的,可以票據為依據,獎勵地接旅行社入住星級飯店總費用1%的獎勵。
二、優惠政策
(1)各游覽參觀點要在省物價等部門出臺的門票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對旅行社團購門票給予更優惠的比例。 (2)各游覽參觀點在展示自己文化內涵、產品特色的文化、娛樂、商品銷售等項目上,可以給旅行社一定的打折優惠。 (3)本辦法由天水市旅游局負責解釋。 (4)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天水旅游線路及行程
天水一日游行程
線路一:
上午:參觀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麥積山”石窟,游覽秦州八景之一“仙人崖“景區; 下午:拜謁全球華人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氏的“伏羲廟”,參觀“胡氏民居”民俗博物館。
線路二:
上午:參觀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麥積山”石窟,游覽秦州八景之一“仙人崖“景區; 下午:參觀游覽素有“小黃山”之稱的石門景區。
天水二日游行程
線路一:
第一天:
上午:參觀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麥積山”石窟,游覽天水八景之一“仙人崖“景區; 下午:參觀游覽素有“小黃山”之稱的石門景區,街子溫泉。
第二天:
上午:拜謁世界華人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氏的“伏羲廟”,參觀“胡氏民居”民俗博物館。
下午:參觀杜甫流寓秦州時居住過的“南郭寺”,隴東南最大的道觀“玉泉觀”,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陵園。
線路二:
第一天:
上午:參觀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麥積山”石窟,游覽秦州八景之一“仙人崖“景區;
下午:參觀杜甫流寓秦州時居住過的“南郭寺”,隴東南最大的道觀“玉泉觀”。
第二天:
上午:參觀“伏羲”創畫八卦的卦臺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國寺”; 下午:參觀具有八千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大地灣”。
天水向周邊城市輻射旅游線路
東線:可與寶雞、西安、漢中等連接,城市路線:寶雞—西安—臨潼(或)漢中。 西線:可與古絲綢之路各景點連接,城市路線:蘭州—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 南線:可與隴南、四川連接,城市路線:武都—文縣—九寨溝—黃龍—松潘—成都。 北線:可與寧夏連接,城市、景點路線:固原六盤山—平涼空哃山-中寧沙坡頭—銀川沙湖、西部影視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