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隴東南特色鮮明的文化大市
——就文化事業“十一五”規劃訪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局長蘇定武
●本報記者吳凱飛
近日,記者就我市“十一五”期間文化事業發展總體規劃采訪了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局長蘇定武。他說,“十一五”期間,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將繼續實施特色文化大市建設戰略,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文化生活質量,大力弘揚、開發、建設以伏羲文化為龍頭,以大地灣文化、秦國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三國古戰場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為重點的特色地域文化,全面推進具有天水特色的文化建設,使文化工作更好地為天水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蘇定武說,“十一五”期間,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將突出“六個兩手抓”、建設“七項重點工程”,通過五年的奮斗,努力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我市建設成隴東南特色鮮明的文化大市的宏偉目標。繼續實施精品戰略,進一步繁榮藝術創作。努力挖掘天水獨有的地域文化資源,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從我市豐富的藝術創作沃土中汲取營養,積累素材,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力爭推出2—3臺突出伏羲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民族民間文化、展示具有天水特色的文化資源優勢、具有全省水平的大、中型劇目作品,推出4—5臺具有全市水平的中小型劇目,使全市擁有一批地方特色鮮明的文化藝術精品;繼續抓好項目建設,努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結合特色文化大市建設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文化建設項目和今后文化發展需要,把完善基礎文化建設和基層文化設施建設作為今后五年的一個工作重點;吸引鼓厲社會資本投資文化市場,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娛樂活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群眾合法文化權益,把文化市場的繁榮建立在規范有序的管理基礎之上;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全面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重點做好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項目的申報、文化藝術之鄉的申報、民間藝人職稱評審等工作,深入挖掘和拓展具有天水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間優秀文化遺產;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建成一批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具有強大競爭力和發展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創建一批具有天水特色的文化品牌產品;加強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十一五”期間,市文化文物出版局還將規劃伏羲廟保護維修三期工程、南宅子環境整治工程、天水民俗博物館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建設項目。
蘇定武說,“十一五”期間,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將以加快發展為主題,發揮優勢,突出重點,形成特色,逐步建立和完善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文化發展格局,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規律的文化管理運行機制,構筑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文化生產服務體系,用先進文化全面占領城鄉文化陣地。通過五年的努力,使天水擁有一批較先進的文化設施、更多優秀的文化藝術人才、更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藝術產品和一批較發達的文化產業,使天水文化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為把天水建成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相適應、相配套,并體現以伏羲文化為龍頭的五大歷史文化和民間民俗文化的特色文化大市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