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有一種生命熱烈撲面而來
昨天,《中國印·生肖魂—陳冠英、張維萍刻石書畫展》在魯迅博物館舉辦,每一生肖由百方印組成,紅白相間,滿目燦然,剛柔并濟,千姿百態。找到自己生肖印的觀眾更是樂不可支,屬馬的張女士看著或回首、或吃草、或奮蹄、或奔騰的百“匹”馬,幸福的表情盡寫在臉上。
給觀眾帶來快樂的是兩位來自甘肅天水的老藝術家,他們是夫婦,同屬馬。但觀眾很難知道,此次展覽的主角、丈夫陳冠英已于去年正月十八放下了他心愛的刻刀,永遠離開了人世。陳冠英的朋友楊鈺峰說:“因為常年切割石頭,老陳斑斑駁駁的雙手真是讓人欲哭無淚,他的肺部也遭到嚴重侵害。”張維萍沒有因為丈夫的離去而停下刻刀、畫筆。“生肖文化和任何人都有關系,蘊含了和諧、天人合一的內涵,我做這些事是希望大家不要丟掉珍貴文化遺產。”
生肖文化根源于“羲皇故里”甘肅天水,雖源遠流長,但鮮有以高雅藝術形式大規模表現者,更沒有人舉辦過這一主題的藝術展覽。有“隴上才女”之稱的張維萍回憶道:“1978年,因為我和丈夫同屬馬,我們開始了陶片馬的創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逐步開始生肖印的創作。”夫婦二人經過近20年探索中國生肖的人文內涵,運用金石篆刻這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為十二生肖以印立傳,每一種生肖刻制圖形印100方,共1200方。
更令人嘆服的是,每一生肖百印都有其中心思想,如鼠之敢為人先,蛇之玲瓏智慧,馬之駿骨英風,豬之中正滿福等等,在這些基本創意之后,夫婦二人充分調動自己的心智,塑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藝術形象,各有個性,群有群格,每一個生肖印巨陣猶如一個小社會。著名評論家雷達說:“似有一種生命熱烈撲面而來,又有恍然置身于兵馬俑堂皇之陣的感受。”
陳冠英生前一直想辦生肖文化展,直到彌留之際,他眼前晃動的還是生肖,還是辦生肖展。為了父親的遺愿,陳冠英3個子女此次齊聚北京,早早開始布展,大兒子陳文濤說:“我們幾個整理父親的遺作,經常整著整著就流淚了。”看著父親一生的心血,過去的往事就在眼前:“在我兒時的記憶里,父親和母親下班后幾乎每天都在磨石頭、刻石頭,父親更是一吃完飯就趴在桌上干活,很久都不動一下。別人的父親出差帶的是當地好吃的特產,我父親常年背回家的就是石頭,這些年刻過的石頭要按噸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