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金融資本加快經濟發展
中共天水市委副書記 杜松奇
加快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項目是載體,金融是“血脈”。正確把握金融的基本特征和運行規律,探索運用金融資本的方式方法,充分激活金融資本,對促進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運用金融資本,筆者認為要扎實認真地做好“六個推進,六個提高”。
一、推進培養金融人才計劃,提高運用資本能力。積極引導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和分管經濟的領導干部,學習金融知識,熟悉金融政策,學習發達地區應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的先進經驗,研究促進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辦法。進一步加大人才強市戰略的實施力度,制定政策,營造環境,加快培養、引進金融證券人才。在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注意配備懂金融、懂經濟、懂法律的復合型人才,加大干部金融知識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企業家隊伍、經營管理人才隊伍運用金融資本加快企業發展的水平,不斷提高駕馭和應用金融資本的能力,增強地方經濟發展的后勁。
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步伐,提高金融服務能力。一是由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將擬撤并的國有商業銀行縣一級機構統一改制為由有關國有商業銀行改組,地方政府、中小企業和居民個人入股組成,主要為縣域經濟發展服務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及時填補國有商業銀行市場退出空白。二是進一步放寬對民間金融的限制,準許其從地下轉入地上,支持引導其以合法身份參與金融重組和經濟建設。三是調整放大農業發展銀行的功能作用,在尚未設立機構的縣區全部設立基層機構,擴大機構覆蓋面,把農村信用社辦成真正的以支持“三農”為己任的地方性銀行。
三、推進企業改革發展進程,提高扶持企業能力。各金融機構要認真按照國家利率政策,合理確定國有企業的貸款期限,把國家下調貸款利率的好處真正落實到企業。要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加大貸款核銷力度,通過政策傾斜,降低破產企業金融債務的清償比例,減免部分銀行債務,促進企業優化重組,走出困境。同時,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要根據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合理確定貸款規模,充分利用好對中小企業貸款基準利率和浮動利率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四、推進銀企新型關系,提高銀企“雙贏”能力。企業要及時反饋情況,如遇重大經營事項應及時與銀行交流、溝通,定期向開戶行反映生產經營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企業發展的方向;銀行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經常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的具體情況,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完善管理措施,優化金融服務,對企業有效的資金需求主動給予解決;政府要定期召開相關會議,向銀行推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前景好的各類項目,幫助銀行清理和剝離不良貸款,督促企業及時償還到期貸款、結清銀行利息,推動銀行與企業的合作。
五、推進項目吸引資本戰略,提高經濟發展能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歷史文化優勢,高度關注、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財政專項資金投向,圍繞市場需求和高新技術領域積極開展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突出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農業產業化、文化、旅游產業、非公有制經濟等領域的重點項目,以充分的項目儲備在銀行信貸安排上得到更大的份額。以大項目、好項目廣泛吸納金融資本,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六、推進金融債權管理力度,提高經營保障能力。要多策并舉,大力凈化社會信用秩序,在全社會大力開展誠信教育,通過依法維權,加大對逃廢、賴債行為的處罰力度,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的行為,使企業以良好的信用取得銀行的信任和支持,重塑平等互利、恪守信用的銀企關系。與此同時,大力開展創建信用政府、信用企業、信用村鎮、信用個人的活動,切實增強全社會信用為本的觀念,多管齊下,重建良好的信用環境,提高金融資產的安全保障度,使金融業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