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閏鵬飛】11月3日,一位江蘇電視臺的同行在拍攝伏羲廟外景時告訴記者:“能在這里看到保護如此完好的古代建筑,實在是一種享受!”當日,伏羲廟維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完成70%。
具有500多年歷史的伏羲廟,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4月27日正式開工維修。維修工作中,按照“四有”標準,全面落實文物保護工作中的相關要求。這次維修工程的主要內容是:文物建筑修繕、原文物建筑復建、文物環境整治和伏羲文化陳列館、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建設。規劃投資約1867.33萬元,工程分三期實施。一期工程為文物建筑修繕和太極殿西配殿、見易亭、后大門的復建,建設周期為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記者在現場看到,后大門正在進行最后的刷漆。二期工程為樂善院、忠義祠的復建和廟內環境整治,建設周期為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記者看到樂善院和忠義祠的四合院院落、房屋主體已在主院東西兩側建成。三期工程為伏羲文化陳列館和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建設,建設周期為今年至2008年底。
市博物館副館長汪保全告訴記者,伏羲廟維修三期工程的已用土地于今年6月劃撥到位,場內兩萬多立方米的垃圾已被清運,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地質勘察和地形測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