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王平 專家 郭震遠(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但臺灣問題的發生、發展和演變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50多年來,影響臺灣問題的國際因素一直受到高度關注。2005年,涉臺國際環境發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美國對臺既合作又約束
記者:美國對臺灣問題的插手和干涉,歷來是臺灣問題國際因素的主要內涵。2005年,美國插手干涉臺灣問題,有何新動向?
專家:2005年,美國延續50多年來的一貫做法,繼續插手干涉臺灣問題,不但對臺的軍售還在繼續進行,還進一步加強了美臺軍事合作。
這一年,美國首次派現役軍人駐美國在臺代表機構,美國也不諱言,這是要“協調美臺軍隊之間的很多問題”;臺灣例行的“漢光”軍事演習,美國派遣了現役和退役的高級軍官,參與指導訓練臺灣軍隊;美臺在情報信息合作方面進一步加強;而美日在所謂“2+2”會晤后,2005年2月發表聯合聲明,第一次公開把臺海局勢列為美日共同在亞太地區關注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更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美國這種作為,客觀上對陳水扁頑固堅持“臺獨”立場,推動“臺獨”提供了保護,而且刺激和鼓勵了陳水扁。陳水扁利用美國的保護來欺騙臺灣民眾,在搞“臺獨”和向大陸挑釁時更加肆無忌憚。
記者:美國五角大樓的高層人士曾說過,如果美國真的要和中國開仗,那么打這一仗的理由、時間和地點,都不能由臺灣決定。
專家:這表明,美臺在對待臺海和平問題上,政策目標的利益并不經常一致,這種情況前年去年就已經出現,2005年表現得尤其明顯,美臺關系出現了很微妙的變化。一方面美國確實始終堅持“保護”和支持臺灣,尤其是加強軍事安全合作;另一方面,美國對陳水扁的“臺獨”言行有所警惕。
2005年1月就職的第二屆布什政府,有了第一屆執政經驗,對華政策更為清晰。美國在防范和遏制中國的同時,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中美關系,需要發展中美之間廣泛的合作。而美國的臺灣政策歷來從屬于對華政策,是對華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屆布什政府確定了臺灣問題的政策目標,即長期保持美國主導下的臺海和平。這一目標是美國戰略利益和具體利益、長遠利益和現實利益的最佳結合點,和美國的全球戰略及亞太地區戰略相一致。
如果臺海局勢嚴重惡化甚至發生戰爭,必然使美國陷入兩難的戰略處境。要么美國“放棄臺灣”,不卷入或者輕度卷入,這不符合美國利益,如果選擇卷入,必然導致中美之間嚴重的沖突甚至是戰爭,當然也不符合美國利益。在美國深陷伊拉克和中東問題,反恐行動并不順利的情況下,尤其不愿意面對亞太地區的新麻煩。而陳水扁當局一直希望依靠美國來推進“臺獨”,依靠美國的武力來保護“臺獨”,因此把美國拖入與中國大陸的對抗,是陳水扁的目的和利益。可以看到,美臺在對待臺海和平問題上,美臺的利益并不一致。
■日本公開插手引人關注
記者:2005年的涉臺國際環境中,日本因素很引人關注。
專家:日本歷來就是僅次于美國的“臺灣支持者”,但日本在2005年開始公開插手干涉臺灣問題,引起國際社會普遍關注,而臺灣當局也積極推動日臺關系發展。日本曾經對臺灣有50年的殖民統治。
幾十年來,日本對臺灣問題的插手干涉,一直采取多做少說甚至只做不說的姿態。而自小泉政府執政以來,態度明顯變化,越來越公開地插手臺灣問題。1996年,日美的“防衛合作指針”,對“周邊有事”是否包括臺灣還是遮遮掩掩,無論媒體怎么追問都不表態。但2005年,日美“2+2”會晤首次公開把臺海局勢作為美日共同關注的12個戰略重點之一。
這之前,日臺的軍事合作已經起步發展,日臺在軍事技術方面的合作一直在進行。3年前,日本就把退役的少將派駐臺灣代表處,而今年臺灣“漢光”軍事演習,日本也派了軍事人員參與。另外,日本在做出軍事部署調整的時候,始終把臺灣海峽作為重點地區。日本為什么這么做?第一,小泉政府明確地把中國看作日本的第一威脅,因此把針對中國的軍事部署作為重點,而臺灣海峽則是日本認為將和中國發生沖突的重點地區;第二,日本把強化對臺灣海峽的軍事關注,作為強化美日軍事同盟的重要內容,基本策略是對美國的重大戰略行動給予支持配合,從而實現日本成為“政治大國”、“軍事大國”的目的;第三,小泉政府實際代表日本的右翼勢力,歷來有“反華親臺”的強烈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