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時事新聞>>外交>>正文 |
外交部發言人展望中國外交:2006年和字為先(圖) |
(2006-1-3 17:00:04)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新華網 打印本頁 |
|
|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為《世界新聞報》撰文,點評國際形勢,解讀中國外交 當人類面臨各種全球性問題的嚴峻挑戰,中國的和平發展將是世界之福
劉建超 幾天前,我出席了李肇星外長為外國駐華使節舉行的2006新年招待會。招待會上喜氣洋洋,中外賓客握手言歡推杯換盞互送美好祝愿,傳統民族霓裳T臺秀盡展中華文化之魅力……一年前同樣的場合卻難以從記憶中抹去。印度洋海嘯摧毀了村莊、漁港、道路、房屋,卷走了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同樣的新年招待會從李肇星提議的默哀開始,沒有了歡歌,少了笑語,只有期盼。大家共同期待著給渴望和平與發展的人們帶來更多的希望。 國際形勢緩和 不確定性仍在 國際形勢繼續走向緩和,沙龍同阿巴斯握手,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伊拉克重建邁出新步伐,印巴關系繼續改善,六方會談達成聯合聲明,亞齊自由運動宣布與印尼政府謀求和解……這些都使人們或多或少地看到了黑暗中的燭光,人們似乎有理由感到一些樂觀。 然而,中東問題依然蹉跎,伊拉克武裝暴力窮期未見,美朝歲末再生齟齬,伊朗核問題舉步維艱。緩和與不確定已被帶入新的一年,不少問題的前景撲朔迷離。 大國關系繼續改善 各種挑戰考驗世界 大國關系在繼續改善,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深入發展。西方語言中出現了一個新詞匯,叫BRIC(Brazil,Russia,India,China四國英文名第一個字母的縮寫),大家相信這些國家將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歐盟憲法遇到了不小的麻煩,然而東亞合作以東亞峰會為標志又有新進展。全球范圍內的資源、能源、生產、技術、資金、信息配置、重組加速,各國相互依存繼續加深。在一些國家遭受重大自然災害襲擊時,國際社會紛紛伸出援手,再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之爭愈演愈烈,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各國提出不同訴求,共識難求。在世界人民共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憧憬永久和平之際,有人卻逆天道、欺民意,拜鬼招魂,令人費解,憤怒難平。 非傳統安全威脅繼續考驗著世界?植、爆炸、地震、颶風、禽流感仍然蹂躪著人們……以全球性的合作應對全球性的挑戰,日益成為各國的共識和行動。 中國吸引全球目光 和平發展造福人類 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的迅速發展讓政治家、戰略家、經濟學家、企業家、資深報人以及預言家們找到了一個充分展現自己眼光和判斷力的題目。 中國“發展威脅論”者不乏其人,機遇論者也大有人在。是福是禍任人評說,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內求和諧發展,外促和平合作,強調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和平合作、互利共贏、平等尊重、開放包容成為中國外交的主題詞。 中國與大國關系穩定發展。中美元首多次會晤,全面推進建設性合作關系成為共識。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深化,聯合聲明、安全磋商、聯合軍演宣示兩國關系處于歷史最高水平。中歐關系迎來建交30周年華誕,呈現出戰略性、穩定性、全面性和長期性。中國與周邊國家互信與合作前所未有。求合作、同發展、共繁榮成為各國與中國發展關系的目標和決心。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依舊風雨同舟,友誼與合作不斷加深。中國在諸如聯合國改革和朝鮮半島核問題等眾多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發揮的作用繼續受到各方矚目。 2005年歲末之時,有外國記者問,中國今年外交的風格是什么?我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中國的外交,“和”字為先。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中國利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己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的發展是世界之福。 劉建超簡介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 1964年2月生于吉林省。 1986—1987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系系學習;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