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第一場雪
□王若冰
一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1712/17122818261d7c3067b98978a9.jpg)
(天水在線攝于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
為了這場雪
那么多人
把流行型感冒
都盼來了
二
![](/Files255/BeyondPic/2018-1/3/1801031620ca6eeaf6fd0d3d24.jpg)
(天水在線2018年1月3日攝于南郭寺景區)
![](/Files255/BeyondPic/2018-1/3/1801031609e7c154d023900cdb.jpg)
(天水在線2018年1月3日攝于天水湖畔)
第一片雪花落下來
我的鼻涕不流了
第二片雪花落下來
我的噴嚏不打了
第三片雪花落下來
有人在梅園賞雪
雪花落滿大地的時候
春天在趕往天水的路上
我們高舉一朵雪花
走在回家的路上
三
![](http://bbs.tianshui.com.cn/attachments/month_1712/1712281826ee7ca3f8004f8353.jpg)
(天水在線攝于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
![](/Files255/BeyondPic/2018-1/3/1801031459b3a416da5588e91c.jpg)
(天水在線2018年1月3日攝于天水湖畔)
![](/Files255/BeyondPic/2018-1/3/18010314594210134850bddd9c.jpg)
(天水在線2018年1月3日攝于天水湖畔)
![](/Files255/BeyondPic/2018-1/3/1801031605678920f12c358bdb.jpg)
(藉河風情線 天水在線2018年1月3日攝)
![](/Files255/BeyondPic/2018-1/3/180103161092914b7856534c19.jpg)
(藉河風情線 天水在線2018年1月3日攝)
![](/Files255/BeyondPic/2018-1/3/1801031610b97ea968b2253a9c.jpg)
(紅橋 天水在線2018年1月3日攝)
![](/Files255/BeyondPic/2018-1/3/1801031619687416ec5e7311f7.jpg)
(南郭寺 天水在線2018年1月3日攝)
![](/Files255/BeyondPic/2018-1/3/18010314380cea7a701554050d.jpg)
(天水在線2018年1月3日攝于人民公園)
如果你感冒好了
請熱愛這雪花吧
如果你身處這落雪的人間
請贊美這雪花吧
雪花飄下來的時候
還有那么多大病初愈的心
舉著火把跳動
還有那么多流落他鄉的人
懷抱火爐
張開臂膀
試圖挽留一朵
動詞一樣奔跑不息的雪花
與紛紛揚揚的大雪并肩而行
我多想和你們一樣
面對愈顯空曠遼闊的人世
高喊一聲
讓雪下得再大一點
讓這個世界
再純潔一點
(寫于2018年1月2日和3日)
作者介紹:
![](/Files241/2014041509483541302.jpg)
【王若冰】詩人、作家、文化學者。甘肅天水人。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于公元759年杜甫寓居秦州時駐留過的東柯谷。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天水市文聯副主席、天水日報社副總編、天水市作家協會主席,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陜西省旅游文化顧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終南文化書院文化顧問。出版、主編詩歌、散文、文藝評論十余部。代表作有詩集《巨大的冬天》,“大秦嶺系列”長篇散文《走進大秦嶺》《尋找大秦帝國》《渭河傳》《仰望太白山》,八集電視紀錄片《大秦嶺》、三集人物紀錄片《李子洲》、八集紀錄片《無定河》等。以《走進大秦嶺》為藍本,由其擔任主要撰稿的八集紀錄片《大秦嶺》先后獲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紀錄片獎、第二屆全國優秀電視(文藝)欄目優秀大型紀錄片獎、國家廣電總局2010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最佳中篇獎和最佳編劇獎;長篇散文《走進大秦嶺——中華民族父親山探尋》修訂本獲甘肅省政府“敦煌文藝獎”一等獎、長篇散文《渭河傳》獲第八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2004年完成對綿延1600多公里的秦嶺山脈文化考察,首倡“秦嶺是中華民族父親山”和“秦嶺文化”概念;2011年完成對整個渭河流域文化考察、2014年完成漢江流域文化考察。立志為山川立傳,被媒體譽為“秦嶺文化開掘者”、“行走文學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