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德藝雙馨畫家雷希文
石 巖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032bb6d92b827cf14.jpg)
雷希文,筆名樵夫、莊月柳,號隴右布衣,1947年生于天水,副高級國畫藝術師,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水書畫院特約畫師、國際書畫名家交流展委員會名譽主席。
他,經歷豐富,當過工人、職員、干部,還差點成為軍人,但始終執著丹青,把一生獻給了無比所愛的藝術事業;他,成就卓著,在多地舉辦個人畫展,作品數十次入選各類大展,獲得多項個人榮譽,受到著名藝術家的高度評價;他,生性淡泊,虛懷若谷,為人低調,品德高尚,深受廣大群眾的愛戴。他就是天水著名畫家雷希文先生。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09753d9620e45bfda.jpg)
雷希文最初喜歡畫人物和花鳥,后來又把創作領域擴大到了山水畫上。多年來,雷希文雖然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但他仍然鐘情于西部的山和水、家鄉的樹和村。這不僅凝聚著他揮之不去的鄉土情結,更重要的是他離不開對家鄉的山水那種與生俱來的獨特感受。因此,他把更多的感情融入到了山水畫中,著力表達西部人堅韌不拔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風貌。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0930e8afd24368dc1.jpg)
雷希文一生勤奮創作,筆耕不輟,創作了大量國畫作品,不僅深受國內廣大群眾的青睞,而且走向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顯著的成果,眾多的殊榮,的確名至實歸,令人刮目相看。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0b89b89fa0cde34b4.jpg)
——先后在北京、山西、蘭州、天水、武威等地成功舉辦個人作品展10余次。其中,規模較大、影響深遠的展覽有兩次:一次是1988年5月23日—30日,在蘭州文化宮由甘肅美術家協會、甘肅省國畫家學會、天水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的《雷希文國畫展》,共展出作品80余幅。另一次是2006年4月4日—9日,天水市美術家協會、中國國畫家協會在天水陜省會館主辦的《百名之一人民藝術家雷希文國畫展》,共展出作品106幅。為畫展題詞、題詩的有著名書畫家雷正民、姚有多、陳伯希、朱冰、周克文、羅成立、李秀峰、孫良、李寶峰、郭靜全、耿漢、康金成、宣兵、李寶珠、黃漢卿、張平無、汪獻強、鄭仁泉、張潤秀、程九軍、謝新安、付勝等。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0e840eecc13702e87.jpg)
——作品入選全國各類美術展覽30余次、獲獎10余次。參加的主要展覽有:中國書法家協會等主辦的“王羲之故里國際書畫邀請展”,中國美術家協會等主辦的“中國律師美術書法作品展”“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書畫展”,其他權威機構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書畫展”“中國電影百年書畫展”“中華全國書畫精品展”“第二屆國際華人書畫展(法國)”“第九次諸葛亮全國研討會書畫展”“第二屆全國杜甫研討會書畫展”“紀念書賢顏真卿大師誕辰1303周年書畫展特邀畫展”“紀念岳飛誕辰908周年全國書畫展覽”“全球華人龍年龍字書法展畫集”。尤其讓他欣慰的是,他的作品《毛主席詩意畫》于2003年12月26日入選“紀念親愛的父親毛澤東主席誕辰11O周年書畫展”,被毛主席親屬收藏,并收到了由毛岸青、邵華、毛新宇親筆簽名的感謝信——“在我們敬愛的父親毛澤東主席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們收到您懷著對毛主席深厚感情而作的書畫作品,我們全家非常高興,并將您的作品永久珍藏。特此表示深深的謝意。”雷希文說,能用畫筆、以自己的作品參與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活動,并得到毛主席親屬的肯定,這是他一生的榮耀。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14509762173a38d13.jpg)
——獲得個人榮譽10項。1983年加入甘肅省美術家協會,1992年獲天水市文聯頒發的從事文藝工作三十年藝齡證書,1995年被天水書畫院聘為特邀畫師,1996年中國書畫家協會授予“全國優秀書畫家”稱號,被菏澤市書畫研究院聘為名譽院長,2004年中國國畫家協會吸收為長期理事,中國作協《文藝報》社《藝術人生》編輯部授予百名之一“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2005年獲得甘肅省職稱改革工作辦公室認定的“副高級國畫藝術師”職稱,2011年被國際書畫名家交流展委員會聘為名譽主席。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102628e95c65e2c3a.jpg)
——國內多家媒體及書刊多次報道。雷希文的藝術成就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報·藝術人生》《中國書畫報》《書法報》《天津日報》《甘肅日報》《甘肅書畫報》《甘肅畫報》《西安晚報》、甘肅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30余次,其作品和傳略入編《中國文藝55年》《中國文藝家專集》《世界英豪》《畫苑英萃》《翰墨神韻》《藝術家風采》《中國書畫家大詞典》等大型書刊。
這些沉甸甸的獎項和榮譽,既是對雷希文多年創作探索的肯定和褒獎,又是對他長期辛勤耕耘的一種回報。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13d5935de9da9969c.jpg)
雷希文先生的國畫藝術與思想品德受到了國內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譽。1982年著名畫家石魯先生觀其畫后評價:“其人筆墨大膽日后必有所發展前景”。1987年3月19日《西安晚報》指出,雷希文的國畫《柏松》把水彩畫的某些表現手法用在國畫創作上,大膽新穎,耐人尋味。1988年5月28日《蘭州晚報》評論,雷希文的作品多為甘肅風情、名勝古跡,表達了作者對生于斯、長于斯的隴原大地的熱愛之情,他的風格為濃墨重筆,以寫實為主,虛實結合,在他的筆下,山凝水重,草木枯榮,構思大膽新穎,結構嚴謹耐人尋味。由于他多年從事工藝美術設計工作,他的畫風融工筆與寫意為一體,形成自己獨特風格,在各地展出時受到各界好評。1991年9月25日《生活環境報》對《清香時節》賦詩評論:“平凡之中透清香,品香自有幽人知,長英綠葉窈窕姿,獨含金秋發花遲”。1998年7月31日,在天水市麥積區文化館舉辦的《雷希文國畫展》上,天水著名詩人王耀基、王柄當場題詩贊頌:“新陽眾口贊丹青/周隼(sun)夢雞郭虎雄/青出于藍松竹秀/雷君筆下醉春風”。
2006年著名畫家郭克先生贊譽:“其人自小熱愛繪畫,介紹之人甚多,觀其大作頗具藝術素質,運筆生動流暢,筆隨文意,作品樸實無華,獨具自己個性風格,頗有才華。”2007年著名文藝評論家雷達先生觀其畫后稱贊:“山水畫畫的筆墨功夫到家,作品有個性,你也是甘肅一家。”
2009年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寰球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惠正發表評論認為,“雷先生四十余載,癡醉丹青,浸淫筆墨,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矢志不渝,筆耕不輟,先生藝術之事之深之堅實可敬矣。”他說,雷先生用筆蒼勁、嫻熟、老辣,注重骨法用筆,執著大膽,富有抒情性和節奏感,俊逸蒼勁相間之風,雄渾疏淡共濟之韻躍然紙上,熠熠生輝,飄逸傳神,故其筆下氤氳流動、草靈木秀、山水花鳥展如生之勢,惟妙惟肖也。皴擦點染,得心應手,點如山頹,滴如雨驟,豪邁灑脫。此豪放之情與法度嚴謹之筆法相揉,超然于藝術之上。線條與生命有機結合,將畫面演繹得淋漓盡致,由是先生之業可成矣。雷先生生性淡泊,虛懷若谷。游藝術之海,且以雅正氣度,步藝術情境,求心靈曠達。此志可贊,行之堅定,必有所成。
1994年6月,上海市民黎黎、王綺雯夫婦給雷希文來信說,為了讓美國留學的兒子時刻牢記祖國的山山水水,特煩請大師您代勞畫一幅山水畫,并要求題款“回首瑰麗山河,聰明智慧搖籃”于畫上。接信后,他立即創作山水畫一幅,郵寄黎氏夫婦、轉寄美國留學的兒子。
1996年,離開大陸已50年、年屆70多歲的臺灣老人顧以源先生,思念祖國心切,來信要求雷希文先生為他作一幅描寫祖國山河的畫,他迅速畫了一幅傳統山水畫,寄往臺灣。這位老人收到作品后,感慨萬千,說這幅畫了卻了他思念祖國的心愿。
人品如畫品。作為鳳凰山腳下、渭水河畔走出的一位畫家,雷希文心地善良,淡泊名利。凡是喜愛他的畫的人,有求必應,均滿意而歸。先后無償贈送出數百幅作品。胸懷廣闊,為人謙和。多年來他給國內報刊推薦宣傳書畫家50余人、發表作品200多幅。為人低調,不事張揚。從不炒作,也不抬高自己,貶低別人。他認為,畫家要畫畫,憑作品說話,展示自己的水平,不能自吹自擂。意志堅強,堅忍不拔。在繪畫的道路上艱苦探索、從不停步。
已近古稀之年的雷希文,身板硬朗,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在堅持每天創作國畫的同時,研習書法、參加考級,已獲中國書法家協會頒發的書法八級證書。我們期待雷老師書畫并進,在藝術創作道路上越走越遠!(作者系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1576fab06f9f0806a.jpg)
雷希文作品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13ba130dd9f9bdfc5.jpg)
雷希文作品
![](/Files254/BeyondPic/2017-4/20/1704201010ffd6fe8f7b8d6dd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