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21f1fx76f59560c3fb&690[1].jpg](/Files235/BeyondPic/2012-8/21/1208211736f60c13abc1b86053.jpg)
清水這片沃土給先民們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在這里他們頑強生活,繁衍生息。五千五百年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性王國開始動搖,留下了大量村落遺址,在清水較為典型的當數永清堡遺址。
![yz0021[1].jpg](/Files235/BeyondPic/2012-8/21/12082117374c8beaa12dbce15b.jpg)
(清水一中)
永清堡遺址是清水縣境內發現的一處距今5500年左右的原始村落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位于位于清水縣永清鎮西關山城源之北緣、清水縣城一中校址(原國立十中),座南朝北,俯瞰全城,占地約3.5平方公里,堡下盛壓古文化遺址,地下文化層厚約1-3米,有大量灰坑、灰層、窯穴及房址,屬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的一部分。遺址出土了陶片、石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晚期父系氏族公社初期過渡的社會概況,是清水遠古文化的典型代表。
![](/Files235/BeyondPic/2012-8/21/1207152008f71c5759ebe47963.jpg)
清水縣人杰地靈,歷史文化悠久。漢武帝元鼎二年析上邽置清水縣至今,以"清泉四注"而得名。素有隴上要沖、關中屏障之稱。據《水經注》記載,軒轅黃帝出生在清水,現存"軒口窯"、"三皇溝"遺址兩處。清水是西漢名將營平侯趙充國、唐始祖李虎的故里,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征西時病故的地方,齊家文化、先秦文化、漢唐文化、宋金文化積淀豐厚。現存有永清堡遺址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