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玉泉觀位于秦州城北,依天靖山南麓而建,占地四萬一千五百平方米。據(jù)記述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時重建。初稱城北寺、崇寧寺、卦山寺,后因山上有一碧水瑩瑩,甘冽清涼的玉泉,且元代秦州教諭梁公弼建寺時,吟有“卦山寺北郊,名山有玉泉”之佳名而得名。
玉泉觀內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傳為蘆、梁、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內藏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草書四帖,上書五言絕句四首,筆法蒼勁圓渾,質樸豪放,觀者無不為之而贊嘆。神仙洞傳為元代陸、馬二真人羽化處。
觀內林木蓊郁,曲徑深幽,亭臺高下,碑碣遍山,春來雜花叢生,碧草蒙茸,百花齊放,游人至此,流連忘返。
登玉泉觀,先從庵溝里西上至觀東,拾級進山門,折北越鏡兒溝“通仙橋”,登石級上有太陽、太陰小廟。再上有青龍、白虎殿。穿二殿攀登五十三臺天階,可進入玉皇閣大門,牌坊式樓門額懸“人間天上”巨匾。正殿為三清宮,也叫老君殿,內塑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玉皇閣西有道院,人稱“草堂”。草堂內舊有《杜甫戴笠行吟圖》,西有蒼頡宮殿前有一泉,傳說元代真人邱處機的弟子梁志通真人西行于此,遂筑庵修真,以泉水洗目療疾,故名“明眼泉”。泉南山坳,有神仙洞,傳為盧、馬二真人羽化之處,并有梁真人至元丙子(1281)年作詩題于洞內北壁,昔稱“玉泉仙洞”。
每年農歷正月初九,是玉泉觀廟會,當?shù)厝朔Q為“朝觀”,時值春早人閑,熱鬧非凡,組成一幅喜氣洋洋的風情民圖。
2006年05月25日,玉泉觀作為元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