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南控巴蜀,北達大漠,西通西域,東進關中。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自春秋戰國之始,每逢朝代更迭,這里都是各路人馬爭鋒的戰場。潘守正先生多年來從事秦州歷史文化的研究,他的《天水歷代戰事記》是我們全方位地了解發生在天水的歷次重要戰事的重要資料,今刊發以滿足讀者了解天水歷史上的風云戰事。
天水歷代戰事記
北魏民眾反暴政
孝昌元年(525年)正月,蕭寶寅命岐州刺史崔延伯為征西將軍、西道督都,率五萬攻義軍,戰于岐州黑水谷,義軍大敗,被北魏軍俘殺數萬。莫折天生率余部撤回秦州,并遣將堵隴道以阻北魏軍。二月,莫折念生派都督楊鲊、梁下辨、姜齊等率兵攻仇池(時屬南秦州),被魏子建派部將率軍擊敗,梁下辨、姜齊被殺。時卜朝已為高平人所殺,胡琛率起事民眾復據高平,莫折念生各部均退守秦州境。因關東和隴東民眾遍起反魏,北魏軍顧此失彼,尚未能顧及隴右。八月,莫折念生派都督杜黑兒、杜光等率軍再攻仇池也告失敗,杜光被殺,十月,義軍西攻河州枹罕,北魏平西將軍高徽引吐谷渾兵協助固守,義軍不克而退。
二年(526年),義軍將領呂伯度據顯親(在今秦安)叛莫折念生,不久為莫折念生擊敗,往投高平胡琛,胡琛以呂伯度為大都督、秦王,并助以兵馬,使攻莫折念生,呂率兵再入秦州,先敗莫折念生部將杜粲于成紀,繼敗金城王莫折普賢于水洛城,復入據顯親,莫折念生率眾往攻,結果失敗。九月,呂伯度又叛胡琛,降于蕭寶寅,并引北魏軍入隴右,共攻莫折念生。莫折念生失敗后也歸降于蕭寶寅。蕭寶寅以行臺左丞崔士和守秦州。不久,莫折念生見進入隴右的北魏軍勢弱,率部再起,俘殺崔士和,并遣使通于高平胡琛,與其聯合抗擊北魏軍。
三年(527)年正月,義軍復東出隴山,在涇州擊敗蕭寶寅所統北魏軍,其勢復振,東秦州(治今陜西隴縣)刺史潘義淵投降。義軍再取岐州,進逼雍州(治今長安),關中震動。九月,義軍將領、常山王杜粲率眾襲殺莫折念生及眷屬,自行秦州事,遣使往見蕭寶寅請降。之后,義軍被北魏軍各個擊破,遂失敗。十二月,秦州城民駱超又殺杜粲,仍附北魏。
四、略陽王慶云起事
秦州略陽郡(治今秦安東北)王慶云率眾起事后,永安三年(530年)六月有前高平(今寧夏固原)反魏軍萬俟丑奴的部屬萬俟道洛率眾數千來降,王慶云頓感實力大增,遂于水洛城(今莊浪)稱帝,設百官,以萬俟道洛為大將軍。七月,北魏驃騎大將軍、雍州刺史爾朱天光率軍至隴右,圍水洛城,萬俟道 出戰,被射傷。時城中缺水,至夜,王慶云、萬俟道洛率眾突圍。待出城即被伏兵所擒。北魏軍入城,王慶云部投降,爾朱天光命將降者及城民悉眾坑殺,死者達一萬七千人。隴右欲起事者聞爾朱天光暴虐,皆自行息止。
五、西魏時秦州民眾起事
西魏大統九年(543年),清水氐族頭領李鼠仁率眾據險反魏。隴右大都督、秦州刺史獨孤信屢遣軍圍剿,均不能勝,西魏丞相宇文泰派相府典簽趙昶往諭,陳以利害,李率眾投降。
549年,秦州安夷(今秦安東南)氐民復起,時趙昶任安夷郡守,即誆起事頭目二十余人集會,使部下將其襲殺,余眾或降或散,事遂平。
北魏王朝統治者,是帶著奴隸主的習性進入中原的,其高層統治者,在一些漢臣的影響和力薦下,接受了中原的封建統治制度,甚至出現了像孝文帝那樣的激進改革者,但是從朝廷到地方,特別是一些握有地方統率大權的封疆大吏,如都督、刺史,大都專橫武斷,逞性妄為,視百姓生命如草芥,僅秦州就出現過元琛、于洛侯、李彥等暴虐百姓的刺史,因此,在北魏至西魏間,隴右民眾反抗暴政的起事持續不斷,為東漢羌民起事后歷代少見者。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