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贏秦的西遷則是從中潏開始的,《史記·秦本紀》載:“其玄孫日中潏,在西戎,保西陲。生蜚廉。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伐紂,并殺惡來”。這段記載字數不多,但問題很復雜,最關鍵的是對“中潏在西戎,保西陲”的認識。由于該問題涉及到非子一族何時進入甘肅的問題,因此至今學術界沒有統一的認識。
在我看來問題的關鍵是中潏“保西陲”之具體地域范圍,只要將“西陲”搞清楚,其它一切都將迎刃而解。嚴格地講西陲應為中央王朝的西部邊陲,是一個變動的政治概念下的地域范圍。也就是說殷代之“西陲”與周代之“西陲”是不同的地域范圍。殷商晚期的西界不在甘肅境內,所以自中潏便進入甘肅東部的說法值得商榷。但“秦民族發源于山東,至山西、陜西、甘肅,然后再向東發展”的路線大體無誤。
![](/Files114/2006112412020565942.jpg)
圖2毛家坪居址陶器分期略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甘肅天水毛家坪西周早期秦墓的發現為贏秦族人的西進提供了證據。(圖1)毛家坪位于甘肅省天水市西北甘谷縣磐安鎮毛家坪村渭河南岸的第二臺地,屬周秦文化類型,面積約3.6萬平方米,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毛家坪遺址分A、B兩組,其中A組文化最為引人注意,(圖2)發掘報告認為:“毛家坪墓葬一、二期的年代則可能早至西周”。可以認定的是自周代中晚期以來,贏秦有一部分已越過隴山進入甘肅東部地區,他們分別生活在天水的毛家坪、董家坪及周邊地區,他們為后來秦贏的發展開創了良好局面,歷史也從此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徐日輝 文 王來全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