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十三屆二次全體會議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優先保障民生,推動共建共享,在提升社會治理能力上實現新提升。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堅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要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搶抓國家大力支持民族教育發展的重大機遇,緊扣省上“全面改薄”項目調整導向,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城鄉接合部和人口較多鄉鎮教育項目,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優化城鄉學校布局,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協調發展,努力形成更為普惠的公平教育。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強醫藥體制改革,完善基本醫療制度,加快縣醫院整體搬遷和鄉鎮衛生院等項目建設進度,不斷夯實醫療基層基礎,健全醫療服務網絡,有效改善健康公平。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文化資源優勢轉換,完善城鄉文化體育配套設施,傾心創作精品文藝作品,推動文化與科技、信息、節會等融合發展,培育公共文化產業服務新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積極爭取公共體育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提升公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要著力改善保障民生。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認真落實省市縣確定的民生實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創業就業崗位,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完善以城鄉困難群眾、特殊群體、優撫對象為重點的社會保障機制,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關懷幫扶機制,大力發展助殘、濟困、救孤等社會福利事業,促進社會保障體系由制度全覆蓋向人群全覆蓋轉變,構筑起覆蓋全縣、保障基本、適度提高、群眾認可的民生保障網絡,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成就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要全面加強社會治理。堅持專項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推進理念、制度、方法創新,深入開展集中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切實提高信訪維穩工作科學化、法治化水平。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構建完善立體防控體系,推進信息網絡共享管理,完善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落實領導信訪接待和包案制度,及時辦理答復網絡留言板上反映的問題,有效預防和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依法果斷處置矛盾糾紛積案,努力提高新形勢下社會治理能力。堅持依法治縣、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在全社會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全面加強安全隱患整治,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