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2/BeyondPic/2016-11/18/16111810176787afa2700055d3.jpg)
11月15日,時值初冬,涼風習習,天水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張家川縣放流點開展了秦嶺細鱗鮭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此次放流活動在張家川秦嶺細鱗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馬鹿河段、樊河段兩個放流點舉行,共放流3-10cm的秦嶺細鱗鮭魚種1000尾。天水市漁業站、縣公證處、縣紀委監察局、縣環保局、縣畜牧局、縣漁政站和當地村民參加了此次放流活動。
為開展好本次活動,縣漁政站認真謀劃、精心組織籌備,確保了各項工作銜接有序、正常運轉。市漁業站、縣公證處、縣紀委監察局對放流的品種、規格、質量、數量嚴格把關,全程監督放流活動。投放魚種健壯活潑、溯水性強,紛紛逆流而上,遨游穿梭,為沉寂的山川河水帶去無限生機。
![](/Files252/BeyondPic/2016-11/18/16111810173313a1105cc278c1.jpg)
秦嶺細鱗鮭,又稱梅花魚,1988年被我國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張家川縣五河流域是秦嶺細鱗鮭這一瀕危物種的主要棲息地,由于生態環境惡化以及人為因素的破壞,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資源增殖放流活動的開展,對恢復馬鹿河、樊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擴大秦嶺細鱗鮭種群數量,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推進張家川縣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近年來,我縣先后突破了秦嶺細鱗鮭人工馴化、孵化繁育、苗種培育關口瓶頸,累計成功繁育幼苗3萬余尾,增殖放流5000余尾,為保護我縣水生野生生物資源,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維持水域生態系統平衡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