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1/BeyondPic/2016-8/17/1608171035b5cda66e186957ca.jpg)
“感謝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叔叔阿姨的熱心關懷和幫助,是你們的關愛讓我們這些貧困學子走進夢想中的大學”,家住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恭門鎮城子村的受助學生馬斌在接過4000元助學金時激動地說。
8月16日下午,張家川縣非公經濟人士“愛心圓夢”助學金發放儀式在縣教體局舉行,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李國恩出席發放儀式并講話。縣教體局、縣工商聯負責人及部分非公經濟人士參加。當天,包括馬斌在內的26名孤兒和單親家庭的二本以上大學新生分別獲得了“愛心圓夢”助學金。
![](/Files251/BeyondPic/2016-8/17/1608171035bd8bd6579134c81b.jpg)
在發放儀式上,李國恩要求,受到資助的貧困大學生一要刻苦學習,學好專業知識,不辜負父母和社會的期望,為自己負責,為將來改變貧窮命運奠定基礎。二要積極實踐,增強立足社會的本領,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校內外活動,向書本學、向社會學,開拓視野、豐富閱歷,做一個品學兼優,動手能力強的大學生。三要飲水思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張家川的發展出一份力,盡一份心,為家鄉增光,為自己的人生添彩!
非公經濟人士代表馬金虎說,希望受到資助的同學,倍加珍惜這份殷殷愛心,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把貧困作為精神財富和寶貴經歷;把報恩之心和感激之情化為成才之志、奮發之源。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以優異的成績和過硬的本領奉獻社會,把愛心不斷傳遞下去,回報家鄉和社會。
“愛心圓夢助學金為我們以及像我們一樣的貧困家庭帶來了希望,雖然資金有限,但對于我們這些上學有困難的學生來說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既圓了我們的大學夢,更讓我們對未來、對社會充滿了信心。”發放儀式上,馬斌代表受資助的26名貧困學子作了發言。
一個社會的興衰榮辱、溫情冷暖,并不都在于宏大敘事,往往更多地滲透于日常生活的細碎之中。“愛心圓夢”助學活動不僅是體現良心和責任的活動,更深刻的意義在于,能使學子們領悟到,生命中,傳遞熱量,愛就會綿綿無絕期。據縣工商聯負責人介紹,此次資助活動為26名貧困大學生共發放助學金6.4萬元。舉辦此次資助活動的目的是進一步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更加關注貧困家庭,更加關心貧困大學生,更加積極踴躍地投入到捐資助學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