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第106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縣政府網站、縣婦聯聯合開辦《最美家庭》欄目,專題宣傳我縣涌現出的孝老愛親、教子有方、愛崗敬業、夫妻和美、崇德守法、情系國防、低碳環保、鄰里友善、熱心公益、誠實守信等“最美家庭”典型,進一步塑造新家風,弘揚新風尚,傳遞正能量,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守護健康的忠實衛士
——記張川鎮中心衛生院婦產科醫生王存仙“愛崗敬業”家庭
作為一名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她已經工作28個年頭了,在平凡而單調的工作循環中,一年365天幾乎天天與病人打交道,面對的總是憂郁、痛苦的面容,常年無休的超負荷工作,有時也會產生沮喪厭煩的情緒,但看到病人一個個轉危為安、一個個由痛苦表情變為輕松、舒緩情緒的病人,聽到癥狀緩解后病人感激的說:“王大夫,辛苦你了,又打擾你休息了”,這時她心中就會升起一股暖流,感到自己了自己的價值,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她就是現任張川鎮中心衛生院黨支部副書記、住院部主任的王存仙。
勤奮學習 刻苦實踐
作為一名婦科醫生,作為一名黨員,王存仙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在醫務工作繁忙情況下,她擠出時間參加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從不遲到、從不缺席,并認真細致地做好筆記,并幫助身邊同志一起提高,討論研學時,總是積極踴躍發言,圍繞議題,深入淺出,起到提綱挈領作用,激發大家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效果,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贊揚。她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在科內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盡心竭力帶領和團結同事做好各項工作。她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和為患者服務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具體工作中站穩群眾立場。增進對群眾、對患者的感情。在平凡工作崗位上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履行白衣天使的職責。
作為一名黨員醫務工作者,除了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還要有精湛的技術水平,良好的理論基礎,只有奮發進取,鉆研醫術,精益求精,終身學習,虛心向學,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才能更好地為群眾解除疾苦,這是身為醫務人員踐行群眾路線的根本所在。當初從衛校畢業走上崗位,她就跟著老師學習,白天跟著老師下臨床實踐,晚上回去看書學習白天不懂的知識,并且利用業余時間取得了大專學歷。同時她認真負責,對待每一位病人都是盡心盡力的,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有了過硬的本領,再婦產科方面的技術也逐漸獲得了患者的認可。
2012年的她取得了中級職稱,那一年,她的刻苦認真在醫院是無人不知,每天堅持六點起床,給家人做些早點放下就來到了科室,關門認真的看書學習,有不懂的地方,做下筆記,等其他同事上班了就向他們請教,她不管老少,誰能幫她解決問題就找誰,就這樣,通過自己一年的努力終于拿上了中級職稱。
愛崗敬業 醫者仁心
從事婦產科醫療工作20多年,在工作中注重醫德醫風建設,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嚴格要求自己,作風正派,與人為善,力求做到先鋒模范作用。二十多年來,王存仙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從一點一滴積累,到扎扎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工作中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患者至上的指導思想,關心、關懷每一個患者。始終堅持“對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貧賤富貴”的原則,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二十幾年如一日,嘔心瀝血,一直默默無聞地奉獻在自己的崗位上,從無怨言。
醫者仁心,在張川鎮中心衛生院經常有很多農村困難家庭的婦女,小病不治,拖成大病才靠著家庭的那點合作醫療補助前來醫院治療,面對那些患者,她總是熱情細心的為她們治療,耐心的講解不治療的嚴重后果,并且有時自掏腰包為困難的病人墊付治療費用。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每次她都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并且她體會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開始經常下鄉進行健康知識傳播,深入村頭地邊為婦女講課傳授健康知識,她感到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在每年的業務綜合評比中,她總是在單位名列前茅,并且能帶教年輕的醫師在業務上很好的發展,在門診,她每天來的最早走的最遲,中午有時候忙的連飯也顧不上吃,一直挨餓到下班,當其他的同事都走完了,她才開始整理一天的門診日志,收拾科室衛生,最后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有時候病人多的時候,下班后她就讓收費室、藥房等科室人員等著,一直到治療完最后一個病人,最后得到的就是同事的抱怨,但是她總是一笑而過。
關愛理解 相守相望
每當有人問起在常人望而生畏的這種苦累的工作崗位上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時,她總是淡淡說:“也沒什么,我就是喜歡這份工作,我的家人支持我的工作。”是啊,作為社會的女性,她是女兒、母親、妻子等各種角色。是什么能支持著她如此堅定地走在這條艱苦的路上呢?是來自家庭、社會的鼓勵,尤其是家屬的理解和支持,才使他們能夠更加從容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王存仙的愛人是一名行政管理人員,婚前,他認為醫護行業是非常圣潔及崇高的,醫護人員是天使。結婚后,才發覺天使們是多么的“辛”與“勞”。身體上的勞累,天大負荷的工作所帶來的疲憊;心理上的來自工作本身及家庭的壓力。但是,王存仙的愛人的認為,既然選擇了,就要相互扶助走完人生路,妻子的工作是勞累的,他就主動承擔部分家務,減輕妻子的負擔,讓妻子有更多的精力去工作。
工作的女人是美麗的;理解、體貼、支持自己的親人的愛家男人同樣的美。現在,他們的家庭夫妻和順、身體健康、各自事業有成,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