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5/BeyondPic/2015-6/9/1506090931be1bca191bca8063.jpg)
10年之前,他們隔街相望,女孩愛吃面,而男孩還只是個拉面學(xué)徒。就在一次次的光顧下,女孩被這個將面拉的飛舞的男孩所吸引。10年之后,他們在一個屋檐下,經(jīng)營著自己的拉面館,孕育的兩個孩子一個在武漢,一個在張家川。兩個不同民族的年輕人在武漢的一“面”之緣也成為他們的一生之緣。這個張家川小伙不僅闖出了自己的事業(yè),也擁有了自己的幸福。
說起馬建義和李夢夢的故事,街坊鄰居們都知道,這個張家川小伙,當(dāng)年憑著一手拉面的絕活愣是吸引了這個性格開朗的湖北姑娘。父母反對,甚至將李夢夢帶到哈爾濱,但認準了馬建義的李夢夢還是沖破阻力嫁給了馬建義。從喜歡吃拉面再到自己做拉面,李夢夢下了不少功夫。現(xiàn)在,每天照顧店里的生意,再到菜場里買菜,這個湖北姑娘越發(fā)精明能干。
兩人因面結(jié)緣,因為口味差異,李夢夢還是經(jīng)常要為家里人做一點武漢特色的熱干面,他們的生活也如同這各色面食一樣,讓人充實、飽滿,也有冷有熱,需要調(diào)味。
“我覺得有苦有甜吧,甜的時候就是一家人開開心心,苦的時候就是兩個人爭吵一下什么的,有一點點累。”
采用最地道的武漢熱干面食材,配以勁道的蘭州拉面,李夢夢可以花最短的時間做出具有蘭州拉面特色的武漢熱干面,吃著這碗融合兩地特色的美食,總能讓他們想起這些年一起度過的日子。
![](/Files245/BeyondPic/2015-6/9/1506090931ca4f3c877f432e80.jpg)
“我覺得我娶得湖北的媳婦不比老家的媳婦差,她也很能干,忙的時候,高峰期的時候,她兩個炒瓢,一直忙上兩三個小時,她也能堅持下來,也吃過好多苦,也受過好多累,她也蠻高興的。” 馬建義笑著說道。
10年前的馬建義一無所有,但他終能憑著自己的手藝,勤奮、堅持,一點點用汗水澆灌著自己的夢想,也博得了愛人的芳心。
“我就覺得他挺可靠的挺老實的,挺有闖勁的,畢竟他那時候一個人開這個店,我覺得他挺可靠的,我就跟了他。”李夢夢的話里充滿著幸福。
晚上九點多,店里漸漸沒有了客人。夫婦二人收拾了店面,輔導(dǎo)孩子作業(yè)。馬建義的大兒子生在江城武漢,他給兒子取名馬江,馬建義希望兒子能在這里扎下根,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后有自己的事業(yè)。二兒子叫馬志江,也是志在武漢的意思,如今留在張家川由老父親照顧。說到小兒子,全家的思念情緒不可抑制。
“我這幾天是蠻想他,晚上老是做夢想他,因為在這里做生意不方便,他兩歲的時候在這里差點被人拐跑,我不敢把他帶過來。”思子情切的李夢夢哭著說。大兒子在一旁勸說她道,好了再不哭了,再有一個月我們就回家看弟弟。
經(jīng)營拉面館,讓夫婦二人不再為生計而發(fā)愁,現(xiàn)在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全家人能夠長久的團聚。在這座城市里,和馬建義、李夢夢夫婦一樣的張家川人還有很多,武漢是他們夢開始的地方,在這里,他們的生活是就像這融入武漢特色的蘭州拉面一樣平凡而又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