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歲月流金,巾幗爭輝。為了號召全縣廣大婦女學習先進模范的動人事跡,從自我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忠誠于事業,奉獻于崗位,讓自己火紅的青春在張家川建設中增光添彩,開創出無悔于時代,無悔于社會的業績,展現我縣新時期女性的奪目風采。在第10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張家川縣委宣傳部、縣婦聯聯合開辦《巾幗風采》欄目,專題宣傳我縣各行各業涌現出的先進婦女典型事跡,她們用自己高尚的品德,拼搏進取的精神,激情創業的豪邁,讓我們感受到一股榜樣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推進社會進步的力量。
以百姓心為心譜寫窗口頌歌
——記張家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副所長邵寶娟
![](/Files244/BeyondPic/2015-2/26/15022612012cb76ba80086dc65.jpg)
一個39歲的女民警,一干18年,18年的工作和生活凝聚著她忠誠履職、愛崗敬業的高尚職業情操和敬業情感。俗話說:“百姓心中有桿秤。”他們對她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的—她就是張家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副所長邵寶娟。
有人形容警察從事內勤工作是“三尺長的桌臺轉來轉去、巴掌大的紙片寫寫畫畫”。比喻干這項工作平凡、單調、枯燥無味。然而,張家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副所長,兼戶籍內勤的邵寶娟她用熱忱的心把自己的職責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統一起來,在服務中為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在從事戶籍工作的這十年期間,多次被評為 “優秀民警”、 “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心牽群眾,以服務情暖百姓心
派出所是公安機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工作中,她始終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一面鏡子,一把尺子,想方設法為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2014年3月8日,馬召香來派出所申請入戶,除了自己的一份申請書再無任何證明身份的有效證件。在聽到戶籍民警說手續不全,無法上戶的消息后,該婦女無助的蜷縮在戶籍室窗口下哭了起來。心細如發的她將該婦女的手續要了過來,并遞上一杯水,讓她將事情的結果完整的講了一遍,在了解到該婦女原籍是張家川縣下仁村一組村民,因父親之為,一直未為其辦理落戶手續,馬召香離婚后因沒有戶口無法辦理身份證,在陜西雙石鋪派出所上戶無果的情況下,來我城關所申報戶口。聽了馬召香的基本情況,邵寶娟的心也被該婦女的身世感動,為了切實解決馬召香的戶口問題,邵寶娟同志當即入村與下仁村委會的老班子成員聯系調查取證,在多方努力下找到了馬召香堂爺爺馬建雄等10多個知情人士,同時多次與陜西省鳳縣雙石鋪派出所、鳳縣唐藏鎮辛家莊村民委員會協調聯系,取得馬召香的未落戶證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6月馬召香拿到了戶口本,并辦理了身份證。馬召香激動地說:“30多年了我終于有了戶口,你們做到了實事求是,為民做主,解決了我的實際困難”。
她經常深入鄉村組、農戶家中,與轄區派出所民警一道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幫助邊遠山區群眾解決戶口難題。木河鄉殘疾人李紅梅,父母雙亡,離婚后與張川鎮袁樹村村民結婚,在今年12月份生育辦理合作醫療時才發現其戶口遺漏,她考慮到該李的特殊情況,不等不靠,主動帶領轄區民警深入平安鄉,川王鄉入戶調查,并協調龍山派出所出具相關證明,在短短的三天內為其補漏了戶口。為表示對這位熱心腸民警的感激,殘疾的李紅梅拄著拐杖送來了一副“熱情服務,為民解憂”的錦旗。
對于派出所的戶籍室,平日業務量就非常大,邵寶娟說:每天頭扎進戶籍室坐在電腦前就再也起不來。面對辦理業務的群眾,她總是認真詢問群眾的基本信息,打印戶口資詢類菜單,認真解答群眾提出的疑問,就連上廁所都是小跑步。特別是對孤寡老人,殘疾人辦理戶口時,她格外認真,外避免這些人多跑路,破冤枉路,她經常放棄休息日,親自上門調查情況,聯系單位出具證明,僅2014年,她親自為2名孤寡老人,1名殘疾人辦理了戶口補漏手續,使他們享受到了應享有的低保政策。一年來,邵寶娟累計為轄區群眾預約服務89次,登門服務56次,通過群眾反映情況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28次,收到表揚信8封,錦旗一副。
![](/Files244/BeyondPic/2015-2/26/1502261201c794f3c16e09d0b3.jpg)
愛崗敬業,以無私奉獻彰顯職業情
熟悉公安戶籍業務的人都知道,戶籍管理工作最為繁瑣復雜,今天這個遷入,明天那個遷出,生的申報,死的注銷,整天圍著電腦和表格轉。要做好這些瑣碎的工作,必須從心底里熱愛這份工作,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邵寶娟就是這樣去實踐的。在辦理戶口時,起先接觸最多的事姓名變更、年齡變更、民族變更、更有甚者有性別變更等問題,這樣的情形她不單單只是看在眼里,而是想得更多, “為什么戶籍信息會有那么多的錯誤呢?”“戶籍錄入錯誤的基數到底有多大?”帶著這些疑問,她翻遍檔案室所有的戶籍內頁,并逐一整理,發現錯誤、糾正錯誤,不論刮風下雨,不管天寒地凍,放棄節假日休息,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里,所有的內頁紙都被她翻得破舊不堪,留下了她的辛勤的汗水,記錄了一大本一手資料。原來,戶籍管理由于歷史原因,戶籍底冊原來就有大量的錯誤存在,再加上前幾年戶籍信息錄入進信息庫時時間比較倉促,又造成部分錯誤,所以造成目前的戶籍資料存在著一系列錯誤。邵寶娟面對這些歷史遺留的錯誤信息,于是不分晝夜、放棄休息,逐一整改,如今的戶籍資料已是一目了然,底數清,情況明,如今的戶籍窗口秩序也是井然有序,戶口辦理的效率也大幅提高。由于城關轄區實有人口占全縣三十多萬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輔項信息不全是這幾年的老問題,常住人73000多人,輔項信息全的人口僅占37%,2013年5月底,面對考核、面對這種量大任務重的情況,她多方協調借來人事部門的有些人事檔案,因為白天要接待群眾,電腦無法空閑,就利用晚上時間加班加點,每天給自己定任務,完不成就不回家,有時頸椎疼得轉不了頭,也堅持著,功夫不負有心人,二個多月的日日夜夜城關所完成了63%的任務。
素質過硬,以業務踐行核心價值觀
俗話說:“打鐵先要自身硬”,為了更好的做好戶籍管理工作,她把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了政治業務學習,并將理論知識融于實際工作中,有效地提高了實際工作水平。在將日常學習和實踐相結合,中不斷積累經驗,總結了一套“日清、月結、季核、年總”的先進工作方法, “日結”即每天下班前對當天辦理的戶口進行分類登記,輸入微機;“月清”即每月集中對人口變動及常住人口情況進行全面清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季核”即每個季度把本季度的人口變動情況與微機存儲的人口信息進行核對,保證數據準確、統一;“年總”即每年年底進行集中清點核對戶口,逐人檢查對照,掌握情況,全面總結當年工作,保證戶口登記項目和人口統計數據準確無誤。自2014年就受理各類戶口審批業務1000余件,辦理戶籍信息變更5000余件,無一份出現差錯,合格率達到了100%。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務,她保持著一項紀錄:無一起引起上訪或投訴的違法違紀事件。
有人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這句話用在邵寶娟身上恰如其分,邵寶娟只是警察中的普通一兵,更是窗口民警中的普通一員,正是這普普通通的窗口民警,才使我們的公安民警在人民心目中樹立了一面獵獵飄揚的旗幟。她以愛心、熱心忠心和恒心譜寫了一曲曲窗口頌歌,用行動忠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她的先進事跡詮釋著“務實、為民、清廉”的深刻內涵,為全縣公安民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她時時、處處、事事為群眾著想,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