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1/BeyondPic/2014-7/8/140708103139f89e4c14ee0639.jpg)
7月3日,筆者在張家川縣張棉鄉看到,田灣村2組田清彥夫妻正在用小型鼓風機清潔收獲不久油菜,準備裝袋榨油。入夏以來,省時、省心的小型農機具在張棉鄉備受農民朋友的青睞,為夏收生產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家里現有5畝多地的小麥,眼看到了收割的季節,不早些平整打麥場,到時麥子就沒地方放了。這小小的機器幫了大忙,如果在以前,清理這些舊麥稈,就要費不少時間。”張棉鄉上蔣村正在忙著清理打麥場的蔣忠義介紹說。作為村里最早使用農機具的村民之一,蔣忠義深深感受到農業機械化生產前后的巨大變遷。種了20多年田的蔣忠義使用農機生產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了,說起當年體力耕作和使用牛耕的辛酸,至今還心有余悸。
![](/Files241/BeyondPic/2014-7/8/1407081031ab3aaaadb70bc346.jpg)
他說,那時候春耕農忙時常常起早貪黑,又重又苦的體力活,干到最后,累得連飯都吃不下。這些年,隨著國家農機補貼、各種惠農政策接二連三出臺,他深深感受到農業只有走現代化生產才能真正有出路,而他自己也從中嘗到了甜頭。
張棉鄉一位負責農業的干部介紹說,張棉鄉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鄉,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鄉上積極推行小型農用機械補貼購置工作,手扶拖拉機、旋耕機、播種機、脫粒機等功能各異的農機深受農村群眾的歡迎。同時,張棉鄉還在積極探索適合山區特點的農機推廣方式。針對山區地塊小而散、作物品種多的特點,幫助農戶聯系農機經營大戶或農機合作組織。根據農機具作業量及所服務的農戶種植的面積,幫助農戶合理配置播種機、脫粒機等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