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天水市水務局雙聯行動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召開。會議貫徹落實省市雙聯行動會議精神,總結前階段工作,交流經驗,研究部署今后雙聯工作。市水務局聯系張家川4個雙聯組長,市局科級以上干部,張家川縣政協副主席王存珠,縣委雙聯辦負責人參加會議。
當天,觀摩組參觀了丹麻村通暢工程和規模養殖場建設,并深入示范戶家中,現場交流養殖經驗。下午,在梁山鄉召開座談會,聽取聯系鄉村雙聯匯報,并就下階段工作進行安排。梁山、馬關鄉黨政負責人,丹麻、高營、西莊、小莊四個聯系村書記以及示范戶代表在會上做了發言。
(表彰獎勵丹麻村先進養殖示范戶)
雙聯行動開展兩年來,市水務局情系幫聯村實際,精心組織,創新方式,扎實開展幫聯工作,雙聯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至目前,全局先后為4個聯系村小學協調捐助修繕和建設資金共計90萬元,修繕教室3幢,教師宿舍10間,硬化校園180平方米;捐贈課桌凳136套,書包310個,“農家書屋”書籍1100本;捐資村陣地、村防洪渠道建設和辦公設施4萬元;捐助夏種、夏管資金22400元,為貧困戶購買化肥22袋;為各村0—3歲兒童捐贈愛心營養包264個;助資10萬元,幫助小莊村解決了103戶550人的農村飲水問題,籌資15萬元,實施小莊村陣地擴建工程;協調“一事一議”項目資金150萬元,幫助落實丹麻村硬化村級道路工程5.3公里;捐贈高營村2萬株核桃苗,幫助建成優質核桃園80畝。通過這些惠民利民項目的幫扶,聯系四村的面貌有了顯著改觀,群眾發展致富的信心明顯增強。
(座談會現場)
會議指出,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丹麻村按照“圍繞一個目標、重視六個結合、制定一個計劃、完善兩個組織、夯實三大基礎”的雙聯總體要求,認準“發展規模養殖、加快群眾增收致富”的路子,學習借鑒平涼莊浪專業養殖經驗,轉變觀念,多方籌資,強化示范引導、以老帶新、規范經營,養殖業發展取了初步成效。目前,全村發展一定規模的專業養殖大戶21家。市水務局將以這次現場會為契機,認真學習丹麻村發展致富產業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將產業幫扶貫穿到今后雙聯工作的始終,更好地推動兩鄉、四村雙聯行動向縱深發展。
會議要求,市水務局各雙聯小組要按照省市縣雙聯辦的統一安排部署,在鄉村兩級的支持配合下,結合實際,從認識、思路、規劃和行動等方面,再提高、再梳理、再完善和再強化。要把產業幫扶作為今后雙聯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幫扶組要制定具體可行的計劃,出臺具體的扶植細則和辦法,通過邀請不同產業的技術人員和專家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指導、及時為聯系村和貧困戶提供信息服務、對規模專業戶進行以獎代補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幫助聯系村戶發展特色致富產業。要堅持“造血”與“輸血”并重,在發揮幫聯作用的同時,充分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和發展生產的意愿,調動基層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努力形成單位干部全力幫扶、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良性互動氛圍,力爭使雙聯行動取得突破和提升。
。ㄟh處一排藍頂房屋是雙聯幫扶丹麻村新建的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