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結合“走轉改”活動,縣新聞中心春節期間開辟“新春走基層”專題,本網記者將深入基層,聚焦基層發展變化,走進百姓生產生活,以微觀的視角,鮮活生動的筆觸,大力宣傳全縣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縣委十二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實踐,努力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喜人景象;以小角度切入,反映勞動者奮勇拼搏,展現“張家川精神”;與基層群眾共度新年,反映在黨的政策普惠下,基層群眾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和在新的一年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充分反映相關職能部門傾心為群眾解憂、真心服務基層群眾的感人事跡。
春節里不能忘卻的身影
![](/Files240/2014020815282788781.jpg)
春節這幾天,特別是正月初四以后,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縣城人流物流量逐漸加大、生活垃圾量也日漸增多。早晨五點多,大街上寒氣襲人,在橘黃色路燈的映照下,大家都在熟睡的時候,張家川縣環衛工人蔡玉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沒有假期,一年365天,蔡玉萍和她的同事們天天堅守在馬路上。
蔡玉萍和幾個同事負責的路段是縣城解放路以及解放路和人民路之間的步行街,這是行內常說的工作最苦、勞動量最大的“大路”。在零下10攝氏度的氣溫下,蔡玉萍要在這段路面走上4趟,約近8里路程。“這段路營業房多,垃圾也多,一般上午9點都不一定能掃完。”蔡玉萍一邊揮動著掃帚一邊對記者說。
鞭炮和煙花是營造過年喜慶氣氛的必備物品,然而,炮仗聲聲響后的滿地炮屑和垃圾,將會大大增加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在這滴水成冰的隆冬季節,這些鞭炮渣子會結實地凍在尚未融化的冰雪地里,使清掃的工作難度又添一層。
沿著蔡玉萍清掃過的路面,記者默默地觀察著她。她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緊握掃把,重復著單一的動作,“這樣能用上勁,掃得干凈。”蔡玉萍說。
“蔡大姐,這垃圾怎么還要用手拿著小鏟鏟啊?” 當看到蔡玉萍每遇到一個樹坑就要彎下腰清理時,記者驚訝地問道。“你看,垃圾都被凍住了,用笤帚是掃不起來的,不用手使勁鏟不會掉,干這活非得用手一點點弄干凈。”蔡玉萍說。
這里的每一塊地面她都要清掃干凈。干環衛5年了,除了辛苦,她的工作始終伴隨著危險。曾在2011年夏天的一個凌晨,蔡玉萍剛剛下了保潔車準備去清理垃圾,一輛飛馳而來的小轎車來不及剎車就將保潔車撞出了好幾米遠,那一幕至今還讓她心有余悸。因此,安全是她和家人最擔心的事情。
兩個小時快過去了,天開始大亮,路面上昨晚降的一層薄雪也已融化。蔡玉萍把路牙子兩邊、樹坑花池、馬路中間都清掃干凈了,就剩下最后一道工序——將裝滿垃圾的保潔車推向垃圾中轉站。
“ 大過年的,別人都吃著、玩著、睡著,您還要冒著嚴寒工作,覺得苦嗎? ” 跟隨著蔡玉萍的腳步,記者問道。
“ 過年了更要把街上打掃干凈,這是我們的工作。” 隔著口罩,蔡玉萍爽朗地回答。
望著干凈寬敞的街道,車輛已漸漸增多,晨練的人也開始跑步了,蔡玉萍的身影漸已遠去。寧靜的街道逐漸被車輛聲、說話聲打破,迎來的又將是喜慶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