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兩會”專題】
《政府工作報告》十個熱詞讓張家川代表倍感振奮
![](/Files240/BeyondPic/2013-12/29/2013122823055697874.jpg)
“全國‘兩橫三縱’城市戰略格局”“3341項目工程”“12341行動計劃”“‘10強50戶’工程”“一區兩園三基地工程”“四大養殖基地”……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分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一個個凝聚“政治風向標”“經濟晴雨表”“民生暖心劑”的兩會“熱詞”,讓張家川代表倍感振奮……
![](/Files240/BeyondPic/2013-12/29/1312281345b9c5d66cf5b37194.jpg)
【熱詞一】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
中央提“兩橫三縱” 城市化戰略格局。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以主要的城市群地區為支撐,以軸線上其他城市化地區和城市為重要組成的“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天水作為其中的“一橫一縱”城市發展群結點城市,當前正處于黃金機遇期。
【熱詞二】3341項目工程
打造三大戰略平臺,即以蘭州新區開發建設和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為重點的經濟戰略平臺,以華夏文明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為重點的文化戰略平臺,以國家生態屏障建設保護與補償試驗區為重點的生態戰略平臺。實施三大基礎建設,即交通提升、信息暢通和城鎮化建設。瞄準四大產業方向,即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優勢產業、富民多元產業、區域首位產業。實現一個目標,即確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
【熱詞三】“12341”行動計劃
到十二五末,形成1個100億元以上的產業、2個50億元以上的產業、3個30億元以上的產業,新增4戶以上上市公司和10個以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
![](/Files240/BeyondPic/2013-12/29/13122813451ec27bfb8dd25d66.jpg)
【熱詞四】“10強50戶”工程
在五年內集中培育10戶年銷售收入上5億元的工業企業,使其中在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中發揮支柱作用;培育50戶年銷售收入上5000萬元的工業企業,使其快速成長為科技含量較高、特色鮮明、市場競爭力較強的骨干企業。
【熱詞五】“48113”現代農業推進計劃
“48113”現代農業推進計劃是天水市立足傳統農業大市的實際,堅持從農業人口比重大、貧困人口數量多的市情出發,以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而提出的具體措施,即著力做強果品、蔬菜、畜牧、勞務四大主導產業,著力建設八大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著力實施十個百萬工程,著力培育百強龍頭企業,著力打造三條城鄉發展一體化示范長廊。張家川畜牧產業示范園區是八個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之一。
【熱詞六】五大林果特色基地
以渭河流域南北淺山為主的蘋果生產基地,以葫蘆河流域為主的鮮食蜜桃生產基地,以麥積為主的優質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生產基地,以秦州為主的西北地區最佳大櫻桃生產基地,以清水為主的優質早熟核桃生產基地。
![](/Files240/BeyondPic/2013-12/29/2013122823081920923.jpg)
【熱詞七】四大養殖基地
以張家川、清水為重點的百萬頭優質肉牛養殖基地,以麥積、秦州為重點的標準化奶牛養殖基地,以甘谷、武山為重點的標準化養豬基地,以秦州、麥積、秦安為重點的標準化蛋雞養殖基地。
【熱詞八】“1236”扶貧攻堅行動
“一個核心”,即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確保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兩個不愁”,就是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三個保障”,即保障扶貧對象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六大突破”,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易地扶貧搬遷、金融資金支撐、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素質提升突破。
【熱詞九】“136”工程
一長廊,三園區,六工程。“一長廊”即絲綢之路文化帶天水百里石窟藝術長廊,“三園區”即中華始祖文化園、大地灣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麥積山文化旅游區,“六工程”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程、文化產業發展壯大工程、文化服務基礎建設工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工程、文化品牌打造提升工程。
【熱詞十】三城聯創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中國最佳歷史文化旅游城市。
![](/Files240/BeyondPic/2013-12/29/1312281345faec3bca61a436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