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常溫人工授精不僅能提高母羊受孕率,還能減少飼養成本……”“選育、選配是提高肉羊繁殖率的關鍵,肉羊常溫人工授精為選育、選配提供了技術支持……”“希望這期培訓能幫助各位‘羊老板’發‘羊財’。”12月18日,天水市首期肉羊飼養管理暨常溫人工授精技術培訓班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開班。來自市畜牧局和張家川縣畜牧局的兩位業界專家圍繞如何提升肉羊養殖效益等,對秦州、麥積、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張家川等7個縣區的養殖場負責人和養殖大戶進行了培訓。
張家川縣是天水市畜牧業比重較大的縣區之一,羊產業是全縣的優勢產業,也是廣大農牧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近年來,張家川在肉羊養殖規模與質量等方面均有很大提升,尤其是肉羊常溫人工授精等科學養殖技術成熟,在飼養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為了在全市推廣和交流肉羊養殖技術和經驗,進一步促進全市羊產業健康發展,市畜牧局在張家川組織開展了此次培訓。
本期培訓為期兩天,分課堂培訓和實踐教學兩部分。課堂培訓內容包括肉羊養殖形勢、肉羊高效繁殖技術、規模化養羊經營管理、養羊問題解答等;實踐教學環節,由張家川縣畜牧局畜牧師王學禮在張家川種羊場實地講解常溫人工授精等技術。
“通過培訓,讓廣大養殖戶了解肉羊發展優惠政策,掌握多胎肉羊飼養管理技術要點、肉羊人工授精技術等,為全市肉羊品種改良工作營造良好養殖環境。”市畜牧局副局長高志成在開班儀式上說道。
武山縣馬力鎮北順村裕豐羊場負責人令國權在現場教學環節中一直用手機拍攝教學過程,并不時讓隨行的羊場技術人員幫忙記錄要點。令國權在結束培訓后表示,一定要把在張家川學到的東西全部用到自己的羊場,爭取羊場在科學養殖技術上再上一個臺階,把省委的雙聯點打造的更好。
麥積區中灘鎮養羊大戶熊鳳鳴是第一次參加由政府牽頭舉辦的養羊培訓班。她說:“我參加過全國好幾個省市舉辦的養羊培訓班,沒想到在張家川才知道羊互相吃對方羊毛的原因是因為異食病引起的,這下我的羊群有救了。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通過培訓,我更加有信心把羊養好。這樣的培訓班能多辦幾期的話,相信過不了多久,我的羊場會做得更大更好。”對未來養殖事業的發展,龍山鎮韓川村三星羊場負責人張曉明充滿了信心。
“學員們渴望肉羊養殖細節方面的知識,而這樣的培訓班正好解決了他們在養殖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提高養殖水平、促進養殖戶增收致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建議上級部門能長期開辦類似的培訓班。”縣畜牧局負責人鐵寶祿在結束培訓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