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成立于1953年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13年7月6日將迎來60周年華誕。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全國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建縣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張家川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60年風雨歷程,60年滄桑巨變。為了充分展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60年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從即日起特推出《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熱烈慶祝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之一百二十五
張家川城區污水處理工程接近尾聲
![](/Files237/BeyondPic/2013-5/14/130514103501d25f0905e435a8.jpg)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城區污水處理工程自2011年3月開工以來進展順利,目前建設已接近尾聲,預計6月底試運行。
張家川縣城區污水處理工程是張家川縣控制城區水污染,改善城區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項民心工程和生態工程,也是張家川縣2012年城鎮建設的“十大工程”和2013年自治縣建縣六十周年獻禮工程之一。
![](/Files237/BeyondPic/2013-5/14/1305141035559689753e688d7b.jpg)
(圖為建設好的cass池)
張家川縣污水處理工程占地36畝,工程總投資6072萬元,將新建污水處理廠一座,配套鋪設污水管網26公里,其中污水處理廠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粗(細)格柵間、污水提升泵房、旋流沉砂池、配水井、CASS反應池、接觸池、加氯間、鼓風機房、貯泥曝氣池、污泥濃縮脫水機房、生產管理樓及其它輔助生產配套設施等。設計規模為污水日處理近期0.9萬立方米,遠期1.4萬立方米。污水采用CASS工藝處理;污泥采用一體化污泥濃縮脫水處理工藝,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藝。
目前,廠區CASS池、接觸池以及貯泥曝氣池已完成蓄水試驗。生產管理樓、鼓風機房和污泥濃縮脫水機房已完成部分粉刷。粗格柵、加氯間和鍋樓房已完成主體。細格柵已完成基礎施工。CASS池、污泥濃縮脫水機房和鼓風機房設備安裝已完成80%。已完成中城路、北濱河路、南部路網以及阿陽大道污水收集管道8公里。
![](/Files237/BeyondPic/2013-5/14/13051410352117de364cf44046.jpg)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車間)
![](/Files237/BeyondPic/2013-5/14/130514103528f0097c5c7da954.jpg)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廠區)
![](/Files237/BeyondPic/2013-5/14/1305141035a12d623dee1839fb.jpg)
(圖為通往消毒池的管道)
![](/Files237/BeyondPic/2013-5/14/130514103527077d98826153cd.jpg)
(圖為施工現場一角)
![](/Files237/BeyondPic/2013-5/14/1305141035d94462f7e063812f.jpg)
(圖為建設中的污水廠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