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龍山鎮黨委抓黨建促發展
自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龍山鎮黨委緊緊圍繞“夯基礎、強組織、增活力、育產業、促發展”的目標,按照“抓落實、全覆蓋、求實效、受歡迎”的工作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序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強基礎 固根本 建管并舉夯基礎
今年以來,龍山鎮黨委著眼于改革創新,規范運行,全面推行“四大創新”工程。一是創新陣地建管模式。堅持消除基層組織陣地空白村,投資73萬元完成了四方村、汪堡村、南梁村的改擴建工程,投資185萬元,新建了西溝村、鄭家村、馬黑曼村的村陣地,實現了村陣地全覆蓋的目標。針對馬黑曼村無陣地,鄭家村陣地狹小,兩村相距不足1公里的情況,鎮黨委緊抓項目建設機遇,投資70萬元,聯建鄭家與馬黑曼村陣地,建筑面積400㎡,建成了集文化廣場、農家書屋、村衛生室、村級幼兒園、便民超市等為一體的高標準村陣地。同時,結合實際,深入調研,有效整合南街村與南街社區陣地,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便民服務水平。二是創新村級管理體制。針對村級組織不民主、辦事不公開、群眾意見大的實際,在全鎮20個村統一設立了由15‰群眾代表組成的村代會,成為介于村支部村委會之間,發揮商議、監督、協調職能的村級常設機構,有效深化了“四議三雙”活動。三是創新致富經營模式。推行“支部+專業合作社+黨員示范戶”模式,廣泛開展以“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合作社骨干”為主要內容的“雙培養”計劃,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今年新注冊3家,累計達5家,成員117人,已培訓社員364人次,帶動農戶500多戶。四是創新政策落實方式。對全鎮低保對象進行全面清理清查,將享受低保對象確定為兩類,一類是以特困家庭生活為主的保障類;另一類是以垃圾清潔員、農機路維修員、民事調解員、政策宣傳員和農家書屋管理員等“五員”為主的公益類。通過設崗定責,全鎮有1022人參與到了城鄉衛生清潔工程中,徹底解決了農村公益事業無人無錢辦的現狀,促進了城鄉衛生清潔等公益事業的大力發展。
抓班子 帶隊伍 凝聚力量促發展
龍山鎮黨委為了強化村級班子建設,堅持推廣典型、激勵先進、因村施策、鞭策后進,進一步調動了基層活力。一是在3月下旬對20個村兩委班子工作情況和69名村干部進行了思想、學習、工作和廉潔自律等方面的綜合考核,為村級黨組織分類定級提供了重要依據;二是對全鎮34個黨組織進行了分類定級,把作用發揮不明顯、群眾意見比較大、工作沒起色的2個村班子評定為后進村,并對4個村的班子進行了適度調整,讓5位思想先進,工作有熱情,發展有思路的黨員走上了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崗位;三是加強引導,找準癥結、化解矛盾,下派“黨支部第一書記”和黨建指導員幫助和指導基層組織,提升20個一般黨組織、鞏固擴大11個先進黨組織和整頓轉化3個后進黨組織。四是實行“書記抓、抓書記”,落實“五個一票否決”。即集體上訪鬧事一票否決,工作沒亮點一票否決,計劃生育考核出現問題一票否決,兩費收繳完不成任務一票否決,班子成員違法違紀一票否決。實現了村村有亮點的生動局面。五是注重納新和表彰。在“七一”建黨節,轉正預備黨員63名,新發展黨員100名,優化了黨員結構,壯大了黨員隊伍,表彰獎勵了8個先進黨支部和40名優秀共產黨員,樹立了先進典型。
建制度 求實效 堅持不懈抓落實
龍山鎮黨委成立了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把基層組織制度建設作為基層組織建設年完善工作規程的主要內容,將“三三五五”社會管理工作法、文建明工作法、干部工作日志、村干部定期到鎮政府上班、 “一諾三評三公開”、“三會一課”和定期開展城鄉衛生清潔等典型做法以制度形式鞏固下來。20個村級黨組織,都實現了制度上墻。結合我鎮實際,在去年走訪20%農戶的基礎上,今年我們結合聯村聯戶,設置專門調查詳表,“地毯式”對剩余的80%農戶逐一深入進行了調查,排摸矛盾糾紛86件,現場化解77件,集中督辦6件,待解決3件,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隱患,實現矛盾糾紛不出村、不出鎮和“零上訪”的目標。實行早晚指紋、頭像簽到制和8小時內隨時抽到制,周一由各分管領導向全體干部通報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并狠抓制度落實,鎮村兩級干部的工作緊迫感、責任感明顯增強,工作自覺性和紀律性明顯提高,工作作風大幅度轉變,工作效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