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系列報道之五
張家川積極實施民族地區干部“走出去”培訓工程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針對全縣干部隊伍、人才隊伍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引領發展能力不強、思想觀念保守、發展意識不強、發展思路不寬等問題。縣委充分利用外地優質培訓資源,積極開展民族地區干部“走出去”培訓工程。
找準對接點 增強培訓的針對性
張家川縣堅持“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學什么”的原則,采取談話了解、調查問卷、征求意見等方式,調研摸準不同參訓對象的需求愿望,科學設置農業產業化發展、城鎮建設與管理等7個重點培訓專題,實現培訓內容與參訓對象合理對接,按照“發展環境相近、發展基礎相似、發展特征相像”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培訓地點,實現培訓目的與效果相互吻合。采取“課堂教學+交流研討+參觀考察+現場模擬”等學習形式,切實增強培訓實效。
擴大覆蓋面 增強培訓的廣泛性
張家川縣不斷擴大“走出去”培訓覆蓋面,2009年以來,多方籌資120萬元,先后組織黨政干部、科技人才、村黨支部書記和宗教界人士23期916人分別赴北京、山東、寧夏、陜西、關天經濟區等省和平涼市、武山等鄰近市縣學習考察,讓各級各類干部在對比中深刻分析差距,在聽看中認真總結經驗,在探討中理清發展思路,達到了開闊眼界、啟迪思維、借智發展的目的。
延伸考核鏈 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張家川縣建立了“學會一套理念、帶回一項成果、撰寫一篇體會、實施一個計劃、帶動一方發展”的“五個一”學習制度和培訓成果轉化跟蹤考核機制,主要考核參訓對象遵守紀律、完成課題、撰寫報告等學習情況,跟蹤評估參訓對象培訓歸來后完善思路、調整結構、致富帶富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對考核中發現的典型給予獎勵,進一步擴大培訓效果,涌現出了一批興產業、調結構、夯基礎、促發展、構和諧的帶頭人。走出去培訓帶來了先進的發展理念和科技知識,形成了干部、人才、群眾三位一體干事創業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