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中奇匯報張家川縣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和司法行政工作情況)
9月23日,司法部副部長趙大程,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王祿維,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鞏玉保一行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調研司法行政基層基礎工作。
張家川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及縣政府辦、司法局、文廣局負責人陪同調研。
調研期間,馬中奇代表縣委、政府感謝司法部、司法廳的領導對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關懷。馬中奇向趙大程一行詳細匯報了張家川縣近年來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和司法行政工作情況。
在聽取了匯報后,趙大程對張家川縣近年的發展和司法行政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張家川縣推行的“三三五五”社會管理工作法,為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地方和諧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全國推廣。
他希望張家川縣要繼續強化司法行政基層基礎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司法行政的職能作用,為維護張家川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的工作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
(在張家川縣民族博物館參觀)
趙大程一行還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縣民族博物館,在走進“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馬家塬戰國墓”的陳列室時,張家川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獨一無二的青銅器——“青銅繭形壺”吸引了趙大程的眼球,趙大程駐足并俯身觀看。講解員告訴趙大程,繭形壺頸部鑄有一圈貝文,器腹為瓜棱形,瓜棱內間飾以蟠螭紋,腹部兩面有銜環獸頭,橢圓形圓足,圓足鑄以擰繩紋,底部陽鑄大篆銘文“鞅又”。這件青銅器,對秦文化的研究和古文字的研究有著極高的價值。趙大程還參觀了館內的歷史文物陳列室、民俗民風陳列室、館藏書畫精品陳列室。
在參觀中馬中奇向趙大程介紹,張家川縣將借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東風,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充分發揮民族民俗文化優勢,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構筑“一條長廊、兩大節會、三大品牌、四大基地”的發展平臺。即關隴古道民俗文化旅游長廊;清真食品節、關山花兒會;草原生態旅游、民族風情旅游、歷史文化旅游三大品牌;民族團結示范基地、秦文化研究基地、回族民俗文化基地、伊斯蘭文化研究基地,切實發揮文化軟實力在推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中的拉動作用,著力打造隴上民族特色文化城。
趙大程說,張家川縣歷史文化厚重,民風純樸。館藏中具有代表性的陶器、銅器、瓷器、書畫等精品,集中展示了張家川回漢兒女共同創造的燦爛歷史。當得知2013年是張家川縣慶60周年時,他祝張家川繁榮昌盛!
最后,趙大程一行和民族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進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