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全縣樹立“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發展教育就是發展經濟、提升教育就是提升形象”的理念,按照三年教育大發展的目標,我縣教育駛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為張家川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特別是今年高考中重點本科上線123人,普通本科上線215人,體育藝術本科上線19人,民族本科上線240人,上線率為29.9%,較2011年增長4.6個百分點。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張家川新聞中心將推出《教育·跨越》系列報道,從不同角度探討張家川民族教育快速發展的答案。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記天水市2012年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吳玉白
有一種力量讓人感動,它就是大愛無聲;有一種奉獻震徹心扉,它就是默默無聞。張家川縣幼兒園教師吳玉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愛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動力。
作為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吳玉白在近30年的從教生涯中,熱衷于黨的教育事業,以一個優秀教師師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熱愛孩子、團結同志,將滿腔的熱情傾注于教育事業,以實際行動把對祖國教育事業的忠誠和敬業詮釋得淋漓盡致。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和一致好評,并多次獲得省市縣的表彰獎勵。
銳意進取 不斷超越 作為一名教師,吳玉白深知學習是終身的事業,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業務上強人一籌,才能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1990年至1992年,通過兩年的脫產學習取得了中專文憑;在2000年至2003年期間通過函授取得大專文憑;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取得本科文憑。通過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
愛心澆灌 育苗成長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睈酆⒆邮墙處煂嵤┙逃闹匾疤,沒有對孩子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平時工作中,她以一個母親愛孩子般的愛心和耐心,呵護培養孩子。吳玉白說:“面對純潔無私的孩子,并不需要什么天才老師,也不需要老師具有什么特殊功能,只要一顆如母親般無私的愛心。”所以當幼兒清晨來園時,她都會給孩子一個親切的擁抱或一個愛心的撫摸;當孩子犯錯時,她并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而是給孩子們機會,并耐心的教導孩子認識錯誤并加以改正,讓每一個孩子都在愛的呵護與親切關懷中茁壯成長。在幼兒園里孩子需要什么樣的角色她就很投入的做到什么角色,當孩子病了,她會給予孩子媽媽般的懷抱和親吻,讓孩子在病痛中感受慈母般的溫暖與親情;在游戲中她是一位“大孩子”,扮孩子們的親昵伙伴,同孩子們一同嬉戲玩耍,伴孩子們一路茁壯成長。
加強學習 更新理念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光有愛是不夠的,要教育好孩子就需要淵博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作為幼兒教師的吳玉白在科學育兒的道路上大膽創新、勇于探索,不斷克服種種困難與挫折。平時,她大量翻閱了《學前教育》、《幼兒教育》等雜志,認真了解教育教學新動態,揣摩優秀教案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并在日常教學中反復嘗試實踐,努力將新的教育觀念運用得更準確,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充分發揮幼兒學習主動性。
“勤于學習、精于業務、樂于奉獻”是吳玉白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名老教師,學習自然成為首當其沖的事情。她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閱讀書籍報刊,轉變教育觀念,明白課改的新動向。多年來,她持之以恒地主動學習課改理論,把握《甘肅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精神,閱讀了大量的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書籍,寫了許多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工作,在學習上,她不甘落后,撰寫的論文《幼兒音樂舞蹈教學模式的探索》在《教育學文摘》雜志舉辦的2011年第一屆“聯盟杯”全國論文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一等獎。
多才多藝 展現風采 認識吳玉白的人都知道,她不僅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更是一個心靈手巧、能歌善舞,多才多藝的文藝“領頭雁”。布置幼兒園教室、制作各種教玩具都是她的“拿手好戲”。在市縣級文藝演出中她屢屢獲獎,并表現出她超與常人的導演才能。在2003年張家川縣成立50周年大型團體操表演中擔任導演,被評為“優秀文藝工作者”;在2007年舉辦的張家川縣第一屆花兒會中她再次擔當導演這一重任,并獲得大家的交口稱贊。
“一個人能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中度過美好的時光,是一種難得的幸福!边@是吳玉白在從教近30年來的真切感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她以平常心做著平凡事,猶如大路邊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為取悅偶然路過的行人,只為那一張張充滿天真稚氣的笑臉。一路走來,她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寫滿了勤奮、謙遜、嚴謹、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