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4/BeyondPic/2012-6/28/20120628113046427.jpg)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一周年,表彰獎勵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支部、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凝聚和激勵各方面的力量,積極投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6月27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在行政中心禮堂隆重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一周年暨創先爭優表彰大會。
![](/Files234/BeyondPic/2012-6/28/20120628113046436.jpg)
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李肖鋒,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縣政協主席關春生,縣委副書記妥國保,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夏草,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馬玉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吉洲,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全榮,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馮建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軍,縣人大副主任毛巧蓮、海金武、王九仲、馬蘭生,副縣長張海平、徐東明,縣政協副主席馬威、王存珠,檢察長姜云,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縣直及駐縣市屬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及黨員干部代表共500多人參加了會議。
![](/Files234/BeyondPic/2012-6/28/20120628113046424.jpg)
會上,縣委書記劉長江做了重要講話,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李肖鋒宣讀了《中共張家川縣委關于表彰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的決定》,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主持會議;會議表彰了27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48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和23名創先爭優優秀黨務工作者;同時在鮮艷的黨旗面前,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全縣2012年新黨員進行了入黨宣誓;會議各項議程在《國際歌》聲中全部結束。
![](/Files234/BeyondPic/2012-6/28/20120628113046431.jpg)
縣委書記劉長江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91年的光輝歷程。91年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歷經風風雨雨,飽嘗千辛萬苦,最終依靠人民,奪取了革命的勝利。黨的歷史證明,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核心力量,能夠承擔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歷史重托,能夠保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革命精神,是因為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高度重視并不斷保持和發展自己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始終堅持在踐行科學發展和全面構建和諧社會中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歷史和現實有力地證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開放中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國人民,必定能突破當前社會發展中的復雜矛盾,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更大成果;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這艘巨輪,才能乘風破浪,不斷走向新的勝利。
![](/Files234/BeyondPic/2012-6/28/20120628113046426.jpg)
劉長江要求,一要牢記黨史,弘揚先進,切實增強推動跨越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是要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牢記黨史,中國共產黨拯救了中國、改變了中國、發展了中國,這一歷史的結論在張家川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證。從1941年沈遐熙同志在張家川縣發展第一名黨員到1943年建立黨家溝和草川黨支部之后,張家川縣黨組織和黨員迅速發展狀大,團結帶領回漢群眾同兩股勢力開展了有理有節的斗爭,為張家川縣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1949年7月29日,張家川縣全境解放,全縣人民由此獲得新生;二是要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學習先進,牢固樹立“不追風、不作秀、不妄為、不折騰,腳踏實地,勤政為民”的執政宗旨和“富民強縣并舉,經濟社會并進,城鎮鄉村并建,內源外源并抓,公平效率并重”的執政理念,認真總結“十一五”時期的發展經驗,準確把握“十二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按照省市委區域發展戰略,充分認識我縣處于甘肅東翼兩個核心城市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天水、寶雞兩個次核心城市之間的區位優勢,圍繞“五大目標定位”,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做強草食畜牧業、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四大產業,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強力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進入了歷史上最好最快發展時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黨的建設不斷創新和加強,形成了一個以項目為載體帶動發展、以改革為動力加快發展、以黨建為保障促進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要立足實際,激發活力,創先爭優活動取得顯著成效。自2010年4月以來,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全縣創先爭優活動緊密結合民族地區實際,按照“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基層組織”的總體要求,強化組織保障,創新活動載體,構建長效機制,深化爭創成效,激勵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服務大局、凝心聚力、立足本職、創先爭優,奮力開創了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新局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始終堅持加強組織領導,保障有序推進,全面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形成了以縣委領導小組為統領,以黨委、總支領導小組為主體,各支部領導小組為基礎的組織領導體系,確保了活動規范有序推進;二是始終堅持堅持把深化活動載體、豐富爭創內容、創新方式方法作為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抓手;三是始終堅持把典型帶動、示范引導作為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的重要手段,努力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四是始終堅持把健全體制機制作為民族地區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立足黨組織實際和黨員崗位職責,著力在經常性工作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五是始終堅持推動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立足實際,進一步理清思路,在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民生問題、基層組織、民族團結和構建長效機制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Files234/BeyondPic/2012-6/28/20120628113046428.jpg)
三要把握主題,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全縣各級黨組織堅持以迎接黨的十八大、貫徹落實省市縣黨代會精神為主線,以創先爭優為動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以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深化創先爭優,扎實開展了調研摸底、分類定級、示范創建、規范化建設、黨員教育培訓、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改擴建等工作,統籌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要圍繞發展大局,努力提升基層組織建設年成效。各級黨組織要全面落實基層黨建工作各項任務,結合“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凝聚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二是要突出工作重點,切實抓好基層黨組織整改提高晉位升級。各鄉鎮、各單位要認真對照各自分類定級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晉位升級工作計劃,認真落實晉位升級各項工作措施,使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在原有基礎上有新提高,實現晉位升級;三是要擴大組織覆蓋,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各級黨組織要以加強中小學校、“兩新”組織等薄弱領域黨建工作為抓手,按照規范化黨組織建設標準,統籌推進中小學校、“兩新”組織等薄弱領域黨建工作;四是要夯實基層基礎,為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提供組織保證。各鄉鎮要確保今年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在10月底全面竣工,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同時,各鄉鎮要以加強鄉村干部隊伍為抓手,強化對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培訓,不斷提升民族地區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科學化水平。
四要凝心聚力,服務大局,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省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統一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凝心聚力,搶抓機遇,奮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跨越式發展,為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和自治縣成立60周年。一是要把握形勢,搶抓機遇,堅定不移地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全縣上下要倍加珍惜政策疊加的歷史機遇,圍繞“五大目標定位”,做到“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以項目為支撐,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搶抓縣慶機遇,全力爭取已論證的縣慶重大項目,以此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二是堅持以“三區三園五帶”為抓手,加大農業和農村工作力度。以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為主線,強化投入,努力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水平。三是堅持以“雙十工程”為載體,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全力抓好回鄉風情園、南北部路網、文化廣電影視中心等縣城續建“十大工程”和垃圾污水處理、供水供熱改造、縣城綠化等縣城新建“十大工程”建設。四是堅持以“雙五工程”為重點,加大工業經濟發展力度。大力推進鐵銅精選、清真食品、風力發電、肉牛屠宰、清真食品城建設“五大工程”;積極論證推進精密鑄造、建筑建材、皮毛加工、煤電、煤化工 “五大工程”。五是堅持以改善民生為核心,加大社會事業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城區優質教育資源提升“8+2”工程,積極推進縣第一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的置換工作,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二是要突出特色,開放開發,切實構筑起跨越式發展的產業支撐。必須堅持開放帶動的取向,堅定不移地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領觀念的大更新,在大開放中推進大開發,在大開發中實現大發展,要突出抓好東部建設礦產加工園區、中部建設清真食品加工園區,西部建設皮毛貿易加工園區三大工業園區建設,要著力做大做強清真餐飲服務業、皮毛販運加工業、牛羊規模養殖業三大富民產業,為跨越式發展構筑強大的產業支撐;三是要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切實營造大發展的良好氛圍。目前,全縣的形勢是,最大的矛盾是發展不足、最大的機遇是政策疊加、最大的希望是開發開放、最大的責任是富民安民、最大的問題是軟弱渙散,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全縣跨越式發展進程,為著眼于解決這些問題,全縣要繼續深入開展四項行動。一是深入開展“效能風暴”行動,徹底治理庸懶散慢行為。近幾年全縣深入開展了營造發展大環境活動和治懶、治散、治庸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從嚴管理干部的制度,懲處了一批不作為、不當作為的干部,但是效果還不理想,要結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的貫徹和市第六次黨代會的部署,深入開展“效能風暴”行動,重點治理庸懶散慢行為,以干部效率和作風的大提升促進張家川的大發展。要嚴肅執行“責任靠實在干部、一票否決到個人”的制度,堅決兌現落實干部的責任和承諾,督促各級干部守職責、盡責任,促進“效能風暴”行動的深入開展;二是深入開展建設發展環境營造行動,營造全民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徹底整治阻礙建設工程的問題,抓好征地拆遷的正反兩方面典型,營造良好的建設發展環境。要以60周年縣慶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我為縣慶做貢獻”活動,營造良好的全民創業的氛圍,真正形成干部創事業、能人創企業、群眾創家業的濃厚氛圍,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三是深入開展農民教育行動,努力提高全民綜合素質。要結合“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整合培訓資源,有重點,分階段,深入推進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特別是要圍繞思想道德素質、法律法規、勞動技能的提高,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民教育活動,切實提升農民的勞動技能,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政策素質,為確保全縣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實現富民強縣目標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四是深入開展先鋒引領行動,領導上下協作、干部齊心協力,要大思路謀劃、大手筆推進,要打破保守思想,以大開放帶動大開發,以大開發促進大發展,以大發展促進大繁榮,要帶頭為縣慶爭光添彩,為全縣建設揮灑辛勤的汗水,將一個文明、繁榮、和諧的新張家川展現給世人。
![](/Files234/BeyondPic/2012-6/28/20120628113046429.jpg)
劉長江強調,張家川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就,是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正確指引、上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和關懷支持的結果,是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縣各級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開拓創新,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是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創新實干的結果;更是廣大干部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頑強拚搏,務實苦干的結果。這次縣委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們學習的典型和榜樣。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把學習先進作為推動工作的內在動力,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實踐中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Files234/BeyondPic/2012-6/28/20120628113046432.jpg)
馬中奇就貫徹好會議精神,他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及時地傳達貫徹好這次會議精神,把廣大黨員的思想統一到這次會議精神上來,進一步增強黨的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張家川提供有力的保障。以優異的成績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獻禮。
馬中奇強調,一要學習先進事跡,全面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全縣各級黨組織要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在創先爭優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先進事跡,學習他們奮發有為、甘于奉獻的高尚精神,同時要通過廣泛宣傳,培樹典型,營造“學先進、趕先進、當表率”的良好氛圍,全面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素質;二要轉變工作作風,全力以赴推進當前各項工作。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共產黨員要借省市優惠政策疊加的有利時機,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信心,轉變作風,堅持以項目為支撐,以“三區三園五帶”為抓手,以“雙十工程”為載體,以“雙五工程”為重點,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為著力點,不斷調整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靠實工作責任,全力以赴推進當前各項工作;三要強化組織基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全縣各級黨組織要主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堅持把創先爭優作為推動全縣跨越式科學發展的經常性動力,要堅持不懈地抓基層組織建設,積極構建統籌城鄉的基層黨建新格局,全力開展“效能管理年”活動,及時有效地解決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形成全縣上下形成心齊氣順、風正勁足、干事創業的良好局面。
![](/Files234/BeyondPic/2012-6/28/201206281130464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