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31/BeyondPic/2012-2/13/20120210183454392.jpg)
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完成19.83億元,增長15%;財政收入完成1.49億元,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8億元,增長4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3278元,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89元,增長1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這是在2月10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召開的第十二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為實現今年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制定的奮斗目標,吹響了2012年全縣經濟穩步前行的嘹亮號角。
目標已經劃定,思路更加清晰。為確保這一奮斗目標的實現,該縣將從六個方面狠抓落實:一是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努力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一要扎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項目主管部門要根據全縣“十二五”規劃綱要,立足資源優勢,站在縣域經濟發展的全局,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國范圍內謀劃項目工作。要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重點和投資方向,緊緊抓住政策疊加的歷史機遇,調研論證一批重點項目,及時更新、調整、充實項目庫,保持縣級項目庫中常年項目個數維持在500個以上,總投資規模維持在309億元以上,并形成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環境保護等各類項目相協調的項目儲備格局。二要全力以赴爭取項目。各有關單位要圍繞省政府支持全縣加快發展的優惠政策和傾斜扶持項目,按照“各負其責、對口爭取”的要求,切實抓好跟蹤落實。特別是要對優惠政策中已明確、但未立項的項目,發改等相關部門要積極向省政府相關部門認真匯報銜接,爭取早日立項并下達投資計劃。全縣上下要以60周年縣慶為平臺,加大項目爭取力度。要以交通道路、城鎮基礎設施、農田水利等項目為重點,突出抓好土地開發整理、農業綜合開發、莊天高速公路、中央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等91項重點項目的爭取,確保全年完成國家無償投資3.75億元的目標。縣發改局要爭取到2013年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縣住建局要爭取到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北苑社區生活服務市場和龍山鎮垃圾處理廠項目;縣水務局要爭取到富川水庫、坡耕地專項治理工程以及東峽和石峽水庫水源地保護工程;縣財政局要爭取到轉移支付、農業綜合開發、民族地區特困扶貧和農村“一事一議”建設財政獎補項目;縣扶貧辦要爭取到2012年扶貧開發整鄉推進和整村推進項目;縣交通局要爭取到2012年通暢工程和恭門至河峪公路改建工程;縣工信局要爭取到100萬噸精密鑄造產業基地項目;縣教體局要爭取到大陽鄉中學和川王鄉中學教師周轉宿舍和恭門鎮幼兒園項目;縣農業局要爭取到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縣畜牧局要爭取到世行貸款甘肅牧業發展二期項目和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牛羊產業項目;縣林業局要爭取到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項目;縣衛生局要爭取到中醫院綜合業務樓和大陽、木河等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建設項目;縣文廣局要爭取到特色文化廣場、標準化圖書館和恭門南山梁等四個廣播電視臺建設項目。三要集中精力實施項目。全縣上下要進一步增強項目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各項目主管單位要落實領導責任,強化工作措施,強力推進縣城“雙十工程”、工業“雙五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縣發改局要將今年新建和續建的重大項目列出清單,明確責任和時限,精心組織,實施好項目。縣住建局要嚴格按照施工進度安排,督促施工單位加大建設力度,確保縣城供排水管網、南部路網、北部路網、文化廣播影視中心、回鄉風情園一期工程等項目,按期完成投資建設任務;縣城集中供熱擴能改造、城區道路鋪油整修、縣城綠化等建設項目,全部在4月底以前開工。縣工信局要全力抓好中部工業園區路網工程、50萬噸鐵銅粉技改、500噸阿膠生產、風力發電等項目建設。縣水務局要突出抓好渠子梁、龍山鎮農村飲水安全管網延伸和石峽灌區節水改造工程,確保在10月底全面投入使用;積極推進北河堤防和后川河堤防工程建設,并在4月底前啟動實施平安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縣交通局要全力協調保障莊天二級公路、天平鐵路等省列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啟動實施縣城-恭門火車站二級公路建設和馬河-龍山-縣城通鄉油路改造升級工程。縣教育局要抓好阿陽中學和川王中心小學、連五中心小學等16個校舍安全工程建設。縣供銷社要抓好供銷大廈建設。縣畜牧局要抓好張家川鎮活畜交易市場和秸稈養畜示范縣建設。縣房管局要抓好和諧家園保障性住房二期和上磨和暢家園保障性住房建設。縣國土局要抓好閆家操場梁、劉堡李山梁、張川鎮災毀治理等三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縣文廣局要全面完成13個鄉鎮文化站建設和光纖延伸改造工程,突出抓好總投資6178.34萬元的第五期西新工程建設,確保在3月底前啟動實施。縣衛生局要抓好縣醫院門診醫技綜合樓、疾控中心業務樓改擴建項目,完成5000座農村改廁工作。今年新建的項目,各單位近期要抓緊做好項目報批、預算、招投標等前期工作,確保正常開工不受影響。四要加強項目責任管理。要嚴格執行項目實施審批管理,今后,所有的項目開工前要由分管領導會同發改、建設、財政、國土等相關部門審定項目建設規模、投資標準、占地面積,并報主要領導同意后組織招投標,未經審定動工的項目,財政不予下達建設資金。要嚴格落實項目工作責任制和領導包抓重點項目制度,實行一月一督查、兩月一評比、一季一追究制度,加大項目督促力度,加快項目建設。各項目包抓領導和相關部門要強化職責,深入項目建設現場,加強指導,積極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切實做好項目服務工作。二是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要抓好糧食生產。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依托旱作農業項目,完成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12萬畝;馬鈴薯種植總面積10.1萬畝,其中優質馬鈴薯脫毒種薯推廣面積9.17萬畝。健全農業科技和氣象預報等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正常年景下全縣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0萬噸以上。二要著力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按照“三區三園五帶”建設規劃,推進蘋果、玉米、洋芋、大麻和中藥材等“五帶”建設,新建塑料大棚2000棟1000畝,日光溫室50座50畝,完成蔬菜種植7.5萬畝,擴建優質蘋果園5000畝。深入推進牛羊產業大縣建設。要按照“五化”要求,實施“四大工程”,鞏固提升現有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的管理經營水平,使全縣畜禽飼養總量達到136萬頭(匹、只),出欄各類畜禽達到58.5萬頭,畜牧業產值達到2.13億元。要加大農業項目資金整合力度,大力整合扶貧、畜牧、農業、土地整理、綜合開發項目資金,統籌謀劃、統報項目、統配資金、統抓亮點,整片、整流域開發農業產業,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項目資金效益。農口各部門上報的所有項目都要由發改、財政進行統籌,并由分管領導審定;所有農業項目建設資金都要匯報農口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研究統籌,整合使用,未經研究統籌的,一律不予下達使用指標。三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農田道路建設,結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按照產業布局重點,規劃新修農田道路600公里。以大陽、胡川等中西部鄉鎮為重點,新修梯田3萬畝,力爭川王、胡川、劉堡3鄉實現梯田化。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切實抓好河道綜合治理,全力推進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等林業生態建設,著力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完成“一池三改”1000戶。 四要抓好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以國家實施新十年扶貧開發綱要為契機,加快編制國家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規劃,加大銜接爭取力度,力爭有更多項目列入國家扶貧開發規劃。認真抓好胡川祁溝、大陽后溝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片帶建設,突出民生工程、交通水利基礎設施、產業項目和生態環境建設,強化農民科技培訓,提高扶貧片帶開發建設水平。積極推進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一體化,加快張川鎮西關和龍山鎮北街試點村城鄉一體化發展,總結推廣試點經驗,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認真抓好張川鎮城郊5個新農村示范片帶建設和莊天二級公路沿線16村新農村示范長廊建設,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三是做強工業園區平臺,奮力推動工商經濟提速發展。一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園區建設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工業園區道路、水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優化園區發展硬環境;要進一步完善三大工業園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關管理機構,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優化園區發展軟環境。要堅持把園區招商引資和企業入園作為工業園區建設的核心,按照園區發展定位,嚴把企業入園關,精心篩選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成長性企業和產業關聯度高的企業入駐園區。二要不斷完善商貿流通體系。加快恭門鎮物流中心、縣城新城區便民購物超市和蔬菜批發超市建設,構建農村集貿、專業批發流通網絡,完善民族用品、農副產品、畜產品市場體系,加快農家連鎖店、商品配送中心、農資配送中心改造建設,完成40戶“農家店”改造任務。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抓好家電下鄉工作,培育骨干流通企業,發展連鎖經營、統一配送、電子商務,努力擴大社會消費需求,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5%。三要切實加強財稅金融工作。堅持公共財政方向,切實維護預算的嚴肅性,不斷提高財政保障和支持發展的能力,努力實現大口徑財政收入增長16%、達到1.49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6%、達到8120萬元的目標。要著力抓好礦產資源開發、清真食品系列加工、皮毛精深加工、生化制品開發、商貿旅游服務等基礎財源建設,強化征管措施,保證稅收足額、均衡入庫。加大對惠農政策、保障民生、重點項目、社會事業、企業自主創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優化公共財政保障能力。要進一步破解融資難題,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繼續加大政府擔保基金投入,擴大婦女小額信貸額度,支持婦女創業發展。婦女小額信貸對象調查摸底、認定工作由縣信用社負責。符合貸款條件的,縣婦聯、人社部門要盡快辦理相關手續,及時把信貸資金發放到戶。四要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切實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及時做好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提高招商引資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力爭全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億元。要注重招商引資方式,把握招商引資方向,加強招商引資項目的可行性論證,把招商重點向產業對路、無污染的行業傾斜,招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企業。要把招商企業對地方的貢獻率、回報率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前提,既算政治賬,也要算經濟賬、發展賬,有選擇地招商,定向招商,招大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四是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努力拓展縣域經濟發展空間。堅持以縣城建設為龍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市場功能,提升城市品味,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把張家川建成民族特色鮮明、服務功能完善、居住環境優美、發展富有活力的隴上民族特色城。五是協調發展社會事業,不斷滿足群眾公共需求。要進一步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六是狠抓民生保障工程,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要堅持人本理念,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生活質量。一要認真辦好縣政府承諾的十件惠民實事。以縣級財力為主,確定涉及了保障性住房、教育基礎設施、農村飲水安全、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公益事業、通鄉油路、畜牧產業開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10件惠民實事。各相關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依托項目,整合資金,扎扎實實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確保在10月底前按期全部兌現。二要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要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不斷開發新的就業崗位,優化就業服務,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積極引導勞動者自謀職業,擴大就業規模,做好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800人。要加大勞務輸轉和維權服務力度,鞏固勞務基地,擴大輸出規模,保質保量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6萬人、勞務收入6億元的目標。三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爭取落實城鄉低保保障資金,加強城鄉低保管理,提高低保補助水平,切實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不斷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簡化辦事程序,努力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看病難問題。高度重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確保參保率達到95%。四要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管理。以“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活動為契機,廣泛開展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宣傳,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共同團結進步。
一組組經濟發展的指標,奠定的是前行的基石,張家川又將迎來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