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省政府研究支持張家川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系列報道(三)
張家川縣農業局、林業局學習貫徹省政府《會議紀要》精神
近日,張家川縣農業局、縣林業局分別召開全體干部職工會,專題傳達學習《省政府研究支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和縣委十一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
![](/Files226/BeyondPic/2011-8/10/2011080917121549.jpg)
通過學習,縣農業系統干部認為,省政府出臺的《會議紀要》體現了對張家川工作的特殊關心和殷切期望,明確了張家川在全局發展中的戰略定位,提供了實現張家川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支持;縣委十一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的召開,為我們學習貫徹《會議紀要》精神指明了方向。就如何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提出了:一要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精神實質。二要對照《會議紀要》精神,農業系統各單位、場站要進一步研究和謀劃全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重大問題。三要強化組織領導,狠抓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的落實。 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區三園五帶” 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三區:西部川區高效農業綜合示范區、恭門鎮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西部山區農業綜合治理示范區。三園:畜牧產業園、蔬菜產業園、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園。五帶:玉米帶、蘋果帶、大麻帶、馬鈴薯帶、中藥材帶),在今后的農業農村工作中一定要科學規劃,高標準、高起點建設示范區,通過調結構,優布局,創品牌,強龍頭,建小區,使農業和農村工作取得長足發展。
![](/Files226/BeyondPic/2011-8/10/20110808101227408.jpg)
縣林業局就縣直林系統如何全面貫徹落實《會議紀要》和縣委十一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進行安排部署,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會議紀要》的重要意義。二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縣直林業系統各單位、各科室要結合《會議紀要》精神,緊緊圍繞全縣林業重點工作,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銜接匯報,積極爭取林業建設項目,推動全縣林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三是結合開展“破解難題年”活動,積極做好科技宣傳、技術培訓、服務指導等各項工作,按階段落實工作任務,確保林業難題得到破解。
在分別聽取縣農業局、縣林業局學習縣委十一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和《省政府研究支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精神后,記者專程采訪了兩部門負責人。
![](/Files226/BeyondPic/2011-8/10/2011080917121548.jpg)
縣農業局局長張樹增答記者問:
1、記者:張局長,您好,請您談談對省政府“十六”條優惠政策的理解。
張樹增: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專題研究支持張家川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問題,出臺了《會議紀要》,涵蓋了16個方面的優惠政策。其針對性之強,扶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這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真心關注、真情關懷和真正支持;也是張家川縣建縣60周年前期,省委、省政府奉獻給全縣33萬回漢人民的一份厚禮。這必將對全縣改善發展環境,突破發展制約瓶頸,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提升發展水平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2、記者:張局長,請您談一下《會議紀要》中涉及農業工作的優惠政策有哪些?
張樹增:《會議紀要》中,涉及農業工作的重點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會議紀要》第二條“擴大投資補助規模”中指出“對張家川縣自行安排的重大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優勢特色產業項目,給予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支持”和“中央及省上安排張家川縣的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社會事業、農林牧水氣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級政府投資配套,相關部門要積極爭取提高中央投資補助標準”。二是《會議紀要》中第七條“強化農牧業發展基礎”中指出“按照有關規定,對張家川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項目給予貼息支持”和“積極支持張家川縣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建設”以及“指導幫助張家川縣大力發展蔬菜和中藥材生產,并按有關要求給予扶持。在統一規劃基礎上,按照有關規定分步實施張家川縣清水河流域蔬菜產業綜合開發項目”。三是《會議紀要》第十三條“強化生態建設”中指出“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方面給予張家川縣一定傾斜支持”。
3、記者:張局長,請您談一下農業部門是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紀要》精神的?
張樹增:《會議紀要》出臺后,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搶抓機遇,及時召開了縣委十一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專門就學深學透紀要精神,用足用活扶持政策做了全面、具體地安排部署。作為農業主管部門,我們將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學深學透紀要精神。縣農業局把學習貫徹《會議紀要》精神作為當前全局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在局機關和各場站先后采取集中學、輔導學、討論學、交流學的方式方法,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逐條逐句精鉆細研,真正吃透紀要精神實質,迅速掀起了學習貫徹《會議紀要》的高潮。目前,局領導班子和各場站負責人已撰寫心得體會16篇,交流學習5篇,有效地凝聚了人心,增強了信心。二是用足用活扶持政策。“十六條”優惠政策,句句含真情,字字是項目。結合農業工作,按照縣委、縣政府“三區三園五帶”建設規劃,圍繞“川區抓蔬菜、淺山抓玉米、山區抓洋芋、高山抓藥材、東部抓大麻、西部抓果品”思路,我們將著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傾心做大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高山蔬菜、中藥材、大麻、蠶豆等農產品特色板塊基地。為此,我局組織相關人員,第一時間向省農牧廳相關處室做了匯報銜接,取得了良好成效。據統計,僅本次匯報爭取,省廳將初步安排農業項目5個,投資560萬元,涉及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建設、農機具購置補貼、耕作機械化、農民培訓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五個方面。這些項目將陸續下達,必將為“三區三園五帶”建設和實現耕作機械化注入新的活力,也彰顯了省農牧廳對《會議紀要》貫徹落實的決心和信心。三是活學活用《會議紀要》。《會議紀要》是立足當前國家、省市的投資導向和扶持重點而制定的,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我局將密切關注國家投資導向的變化和省市扶持重點的轉移,精心謀劃、篩選、儲備適合張家川發展實際的一批項目,定期或不定期地與國家、省、市業務主管部門及時匯報聯系,爭取保持《會議紀要》的長期性、連續性和穩定性,使其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