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50.jpg)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表彰獎勵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基層黨支部、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命名優秀鄉鎮黨委、黨建示范村;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高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凝聚和激勵各方面的力量,積極投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6月24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隆重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暨創先爭優表彰大會。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34.jpg)
大會在國歌聲中拉開序幕
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李肖鋒,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縣政協主席關春生,縣委副書記妥國保,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何吉洲,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馬全榮,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鴻,縣委常委、張川鎮黨委書記何永東,縣人大副主任毛巧蓮、海金武、王九仲,副縣長馬玉鳳、徐東明,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縣直及駐縣市屬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及黨員干部代表共500多人參加了會議。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33.jpg)
會上,縣委書記劉長江做了重要講話,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李肖鋒宣讀了《中共張家川縣委關于表彰先進基層黨支部、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的決定》,縣委副書記、縣長馬中奇主持會議,縣委副書記妥國保宣讀了《中共張家川縣委關于命名優秀鄉鎮黨委和黨建示范村的決定》;會議表彰了表彰了30個先進基層黨支部、90名優秀共產黨員和30名黨務工作者,命名了3個優秀鄉鎮黨委和10個黨建示范村;受表彰的先進基層黨支部、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代表做了發言。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51.jpg)
縣委書記劉長江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90年的光輝歷程。90年來,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從起初只有五十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擁有八千多萬名黨員,領航中國的執政黨,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不怕犧牲、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創造了彪炳千秋的豐功偉績。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90年,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探索救國圖強真理、開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的90年;是帶領全國人民不屈不撓、艱苦奮斗、歷經千錘百煉的90年;是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不斷創造輝煌業績、贏得人民衷心擁護的90年。歷史和現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不愧為領導中國人民的核心力量。在今后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全縣深信,只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這艘巨輪就一定會乘風破浪,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35.jpg)
劉長江強調,中國共產黨拯救了中國、改變了中國、發展了中國,這一歷史的結論在張家川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證。從1941年沈遐熙同志在張家川縣發展第一名黨員到1943年建立黨家溝和草川黨支部之后,張家川縣黨組織和黨員迅速發展狀大并帶領團結回漢群眾同兩股勢力開展了有理有節的斗爭,為張家川縣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1949年7月29日,張家川縣全境解放,全縣人民由此獲得新生。建國后,在黨的領導下,全縣人民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全面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近年來,縣委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不追風、不作秀、不妄為、不折騰,腳踏實地,勤政為民”的執政宗旨和“富民強縣并舉,經濟社會并進,城鎮鄉村并建,內源外源并抓,公平效率并重”的執政理念,認真總結“十一五”時期的工作,準確把握“十二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按照省市委區域發展戰略的要求,充分認識張家川縣處于甘肅東翼兩個核心城市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天水、寶雞兩個次核心城市之間的區位優勢,圍繞“五大目標定位”,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民營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做強草食畜牧業、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四大產業,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強力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進入了歷史上最好最快發展時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黨的建設不斷創新和加強,形成了一個以項目為載體帶動發展、以改革為動力加快發展、以黨建為保障促進發展的良好局面,今年1-5月份,全縣生產總值達57463萬元,增長1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7267萬元,增長2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527萬元,增長18.5%;財政收入完成6135萬元,增長54.8%;財政支出完成41453萬元,增長36.1%;農民現金收入達1100元,增長14.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5105元,增長14%。
劉長江強調,張家川縣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就,是縣委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縣各級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開拓創新,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是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創新實干的結果;更是廣大干部群眾在黨的帶領下,頑強拚搏,務實苦干的結果。這次縣委表彰命名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是全縣學習的典型和榜樣。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把學習先進作為推動工作的內在動力,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實踐中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劉長江指出,今天,全縣慶祝黨的華誕,既要緬懷先輩的光輝業績,發揚黨的好傳統、好作風,更要牢記全縣肩負的歷史重任,清醒地認識全縣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努力把對黨的無限忠誠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當前,張家川縣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調整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實施“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關鍵階段。實現縣委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檢驗,是對廣大黨員黨性、品質和能力的又一次考驗。新的形勢和任務,需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全體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是全縣工作的強大動力和可靠保證。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到工作中,體現在行動上,進一步堅定信心,克難攻堅,以更加出色的業績不斷為黨旗增光添彩。
劉長江要求,一要堅持把思想建設作為根本,強化理論武裝,不斷夯實民族地區團結進步的思想基礎。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本。黨在張家川的歷史反復證明,只有不斷加強思想建設,才能凝聚智慧和力量,齊心協力共抓落實,把美好的藍圖變成火熱的實踐。一是要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創新工作思路。學習開啟智慧,學習成就事業。要堅持不懈地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黨員干部頭腦,增強發展的原動力。要把科學發展觀特別是胡錦濤總書記即將在建黨90周年上的重要講話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學習的重點,深刻理解這些重大戰略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準確把握貫穿其中的科學論斷和實踐方法,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結合工作需要,加強相關知識和政策的學習,努力運用新思想、新知識、新理論指導工作實踐、創新發展思路,在全縣廣大干群中掀起學理論、學知識、學本領的熱潮。二是要營造正確輿論導向,凝聚發展合力。要緊緊圍繞全縣跨越式發展、和諧發展的主題,不斷改進宣傳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堅持突出發展、突出和諧、突出正義,著力內聚合力、外樹形象,切實把全縣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聚精會神搞建設、齊心協力謀發展上來,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營造良好的宣傳輿論環境。要大力宣傳各條戰線上的先進人物、先進典型、先進事跡,最大限度地激發全縣人民團結奮進、奮發圖強、大干快上、共奔小康的激情。三是要突出建設和諧文化,打造發展環境。要堅持把和諧文化建設貫穿于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要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擺在突出位置,高舉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偉大旗幟,以“三個離不開”和“四個維護”為重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努力營造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匯聚起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合力。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43.jpg)
表彰先進基層黨支部
二要堅持把創先爭優作為動力,搭建服務平臺,不斷夯實民族地區團結進步的組織基礎。創先爭優活動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延展和深化,是推動黨員立足本職發揮作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只有把創先爭優活動作為基層黨建一項經常性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履職盡責創先進,促使廣大黨員立足崗位爭優秀,才能為基層黨建工作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一是要立足本職創先爭優。黨組織在發揮作用中創先進、黨員在做好本職中爭優秀,是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在農村,要繼續開展“五個一”優秀鄉鎮黨委爭創和“十村示范、百村競賽、后進整推、全面提升”活動,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增添組織活力,通過深化“五項民心工程”、“五諾”和“一諾三評三公開”等活動發揮黨員作用。在機關,要突出職能特點,結合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促進黨員在提高能力素質、服務基層群眾上走在前、作表率。在社區,要繼續開展“文明社區、和諧家園”活動,落實“四有一化”,拓展黨員志愿服務,努力改善設施,多辦實事好事,引導居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在企業,要把創先爭優融入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引導黨員在增強凝聚力等方面發揮作用,帶領全體職工努力提高企業競爭力。積極推進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黨建帶婦建活動,通過黨建帶動、群建配合,不斷把創先爭優活動引向深入。二是要突出重點創先爭優。要把紀念建黨90周年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節點,在各行各業集中培樹一批先進典型,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一批先進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使大家學有榜樣、趕有標兵。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工青婦組織的紐帶作用,充分發揮各級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重點推進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進一步深化黨群共建,以黨組織創先進帶動單位創先進,以黨員爭優秀帶動群眾爭優秀,使全社會創先爭優風氣更加濃厚。三是要深化載體創先爭優。要在進一步總結“三聯三引三助”活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聯、引、助”的內容,創新“聯、引、助”的形式,建立和完善此項活動深入有效開展的長效機制,切實抓好黨員、干部和宗教界人士 “三支隊伍”建設,建立“三支隊伍”聯動機制,完善和拓寬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以創建“五個好”黨組織和爭當“五帶頭”黨員為主題,進一步深化“代辦式”便民服務、“先鋒工程”和“五諾”活動,構建農村創先爭優活動長效機制。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44.jpg)
表彰先進基層黨支部
三要堅持把班子建設作為核心,拓寬選人視野,不斷夯實民族地區團結進步的干部基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黨在張家川的成就啟示全縣,只有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把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得更加朝氣蓬勃,努力造就一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生力軍”、“突擊隊”,才能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一是要以縣鄉黨委換屆為重點,切實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搞好縣鄉換屆是今年黨建工作的中心任務。要統籌安排好黨委、人大、政協、“一府兩院”換屆工作,選好配強各級領導班子。總結完善鄉鎮黨委換屆試點經驗,精心組織鄉鎮黨委換屆工作,進一步優化鄉鎮黨委結構,著力轉變鄉鎮職能,激活干部隊伍,更好服務于農民群眾。認真貫徹落實四項監督制度,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嚴格落實“5個嚴禁、17個不準、5個一律”等規定,嚴肅換屆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二是要以干部教育培訓為抓手,努力提高各級干部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本領。要堅持學以立德、學以益智、學以致用的原則,把更新知識、提高本領放在突出位置。要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好各級各類干部的培訓工作,要有針對性地分層分類開展“走出去”培訓工程,努力提高黨員、干部和宗教人士三支隊伍的能力和素質。要不斷拓展干部教育培訓的空間和渠道,緊密結合實際工作需要,通過上掛、下派等形式,讓干部在招商引資、在拆遷工作一線等關鍵崗位經受鍛煉,增長才干。三是要以創新選拔任用機制為突破口,讓優秀干部脫穎而出。要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堅持用解放的思想選用思想解放的干部,用創新的機制選用德才兼備、群眾公認、實績突出的干部,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要繼續推行和完善差額選任、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任用方式,使“能干事、善創新、勇開拓、有業績”的干部脫穎而出,讓優秀干部向經濟社會發展一線集中。要高度重視和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在全縣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45.jpg)
表彰優秀共產黨員
四要堅持把組織建設作為重點,健全工作機制,不斷夯實民族地區團結進步的工作基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在張家川的實踐昭示全縣,推動科學發展,實現全面小康,關鍵要靠基層黨組織團結和帶領群眾認真抓好全縣各項目標任務的貫徹落實。一是要在健全黨的基層組織體系上下功夫。要善于總結、與時俱進,全面加強農村、企業、社區和機關、學校等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化組織設置,提高工作水平,好地發揮作用。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抓緊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黨組織,使其更適應形勢變化,加大在中介機構、協會、學會以及各類新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力度,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產業鏈、黨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以此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二是要在加強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上下功夫。要拓寬農村基層干部來源,著重加強村干部“定責”、“問責”工作,使任期有目標,年度有計劃,問責有依據。要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考錄鄉鎮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的力度。要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參政議政能力強的村干部作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人選。重視在優秀青年中發展黨員,做好在“兩新”組織中發展黨員工作,為黨的肌體源源不斷地輸入新鮮血液。要加強思想上入黨教育,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培養學習型黨員,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素質。要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從思想、工作和生活上關心基層黨員,特別是關愛老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使他們及時感受到組織溫暖。三是要在改善基層黨組織基礎條件上下功夫。要進一步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遠程教育規范化建設,年內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30個,創建遠程教育規范化站點100個。要對表彰獎勵的黨建示范村黨組織書記實行優薪優待,年薪達到萬元以上,激勵村干部干實事、干好事、多干事。建立大學生村官述職制度,通過定期考核、黨員群眾評議等形式,促使大學生村官發揮作用、增長才干。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46.jpg)
表彰優秀共產黨員
五要堅持把作風建設作為關鍵,密切黨群關系,不斷夯實民族地區團結進步的群眾基礎。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命。黨在張家川的經驗告誡全縣,優良的作風是維護黨員干部形象的重要保障,也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只有始終以民生為本,以勤廉自守,始終保持風清氣正、奮發進取的良好精神狀態,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一是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堅持從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認真傾聽群眾呼聲,把群眾的意見作為決策的前提,以科學、民主和法治的方式推進社會關系的整合與創新。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撲下身子,常走訪、實交心,做聯系群眾的“親情官”;行得正、走得端,做群眾公認的“好清官”;肯實干、重民生,做科學發展的“先行官”;敢負責、善解難,做干部群眾的“靠山官”,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多做惠及人民群眾的大事、實事、好事,把做群眾工作的過程變成提高干部能力、改進工作作風的過程。二是要堅持不懈地抓好教育和監督。緊緊圍繞胡錦濤總書記倡導的樹立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要求,堅持不懈地抓好黨風廉政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積極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工作領域,繼續在制度的創新、完善和執行上下功夫,使監督監管制度成為廣大黨員干部清正廉潔的保護傘、遠離腐化墮落的防火墻,努力在全縣黨員干部中營造勤政為民、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三是要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在全縣各級黨政機關繼續開展“效能建設年”建設活動,堅持把治理“散、懶、庸”作為加強縣鄉村三級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突破口,以治散正風氣,治懶增效率,治庸提能力,促進縣鄉村三級干部進一步轉變作風,提高新時期帶領全縣人民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能力,確保全縣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對工程建設領域的專項治理和強農惠農政策落實的監督檢查,加大對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的監督。嚴格執行已經出臺的管人、管事、管錢的各項制度,建立健全規范權力運行的制度體系,努力營造公開公平、民主透明、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42.jpg)
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李肖鋒宣讀《中共張家川縣委關于表彰先進基層黨支部、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的決定》
![](/Files225/BeyondPic/2011-6/26/20110624180010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