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東風好揚帆——張家川招商引資紀實
——張家川新聞網站“走基層 看變化 展特色 推亮點”系列報道之三
![](/Files223/BeyondPic/2011-3/9/20110303161836110.jpg)
走進如今的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讓人怦然心動的不僅僅是巍然挺立的高樓大廈,寬闊整潔的柏油馬路.........更讓人激動的是一組組數字:2010年,張家川全年共簽約項目16項,擬引進資金16.7億元,實際引進資金5.21億元,涉及農業、工業、房地產開發、畜牧養殖、公路、教育、衛生等領域。全年共爭取到各類項目76項,總投資4.87億元,開工建設項目100項,完成投資9.6億元。
2010年底,全縣生產總值達到 15.6億元,同比增長2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1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億元,同比增長12.7%;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027億元,同比增長25%;財政支出完成11.2億元,同比增長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5元,同比增長15.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480元,同比增長12.4%。特別是在國家擴大內需和重點建設項目減少的情況下,財政轉移支付增量在歷史上首次超過1億元,項目爭取比上年增加了1億元,財政支出增加了2億元。
確實,三月的張家川喜訊頻傳,總投資為5400萬元的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工程隆重開工。總投資2300萬元的后川濱河路建設工程隆重開工。 3月2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政府與北京天源科創風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風電項目簽約儀式在首都北京華融大廈隆重舉行,標志著投資18億元風力發電項目落戶張家川。
![](/Files223/BeyondPic/2011-3/9/2011030612204994.jpg)
這一切成績的取得緣于張家川招商新理念和招商手段的創新。既不靠江,又不沿海,更談不上交通發達,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偏遠縣區如何引來“金鳳凰”。張家川人瞅準了自身所具有的優勢,那就是得天獨厚的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俗、文化,更具有豐富的鐵、銅、花崗巖、長石、石英石等礦產資源。2010年,縣上按照‘依托天水、聯接平涼、融入關中、特色領先、乘勢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圍繞‘五大目標定位’(把張家川建成全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示范縣,中國西部清真食品城,隴東南畜牧大縣,天水市礦業基地,關中—天水經濟區特色旅游區),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民營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做強草食畜牧業、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四大產業,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強力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張家川奠定堅實基礎”的總體發展思路。立足特色資源開發和發揮地方產業、存量資產優勢,進一步明確了全縣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目標,突出抓住工業、存量資產、資源優勢三個招商引資重點,成功引進了一大批項目,使張家川的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思路決定出路。招商引資帶來的變化,讓張家川人認識到,開放的程度有多大,發展的空間就有多大。
![](/Files223/BeyondPic/2011-3/9/20100822125924677.jpg)
近兩年來,張家川縣委、政府堅持把優化環境、招商引資作為一項長期的工程來抓,并堅持實施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的對外開放帶動戰略,廣泛開展組團招商、小分隊招商、節會招商等對外交流和項目洽談活動,招商引資工作邁出了新步伐,實現了新跨越。
![](/Files223/BeyondPic/2011-3/9/2011030612204997.jpg)
張家川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先后率領招商團,專程赴北京、西安、寧夏、新疆等地,對煤電、風電、干法水泥、民族食品、礦產開發等項目進行了具體洽談銜接,并在京拜訪了沙特、科威特和阿聯酋駐華使館的大使,就發展教育、交通、水利、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與此同時,還與馬來西亞吉蘭丹州州長簽訂了《中國甘肅省張家川縣人民政府和馬來西亞吉蘭丹州政府建立友好往來關系協議》、《中國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與馬來西亞吉蘭丹州合作培訓師資和學生交流協議》。
招商引資項目改變了張家川的面貌,又吸引了大批項目的進駐。這些年的發展事實讓張家川人深刻認識到,環境力決定著對外招商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有了好的發展環境,沒有優勢可以創造優勢,沒有資源可以集聚資源,為此,該縣確立了“發展經濟,環境先行”的施政理念,悉心打造環境品牌,以最佳的環境實現發展要素的配置、優選和聚變,推動縣域經濟的借力發展。
如今,人人抓項目已經成為張家川人的共識,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顯示這個小縣城正在外來資金的注入下,變得越發強大和美麗。
![](/Files223/BeyondPic/2011-3/9/2011030415341642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