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重點,積極應對低溫、干旱、洪澇等各種自然災害,深入實施“旱農、種子、沃土、植保”四大工程,糧食生產再奪豐收。2010年糧食播種面積44.19萬畝,總產達10.93萬噸,較上年增產0.86萬噸,增產8.5%。油料種植面積10.62萬畝,總產油籽0.53萬噸,總產值4240萬元。
一是以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推廣為重點,實施地膜覆蓋旱農工程。2010年,在全縣15鄉鎮242村1190組49039戶補貼資金216萬元,完成玉米全膜雙壟溝播種植面積12.28萬畝,占下達任務12萬畝的102.3%,總增糧食1842萬公斤。種植全膜覆土穴播小麥5100畝。
二是以良種選育和推廣為重點,實施種子工程。據統計,全縣推廣各類主要農作物良種43萬畝,新品種均比對照品種增產10%以上。其中優質專用小麥推廣面積19.7萬畝,良種率達97%;玉米雜交良種使用率達100%;建立馬鈴薯良繁基地1萬畝,馬鈴薯脫毒種薯普及率達55%以上。
三是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為重點,實施沃土工程。2010年,全面推廣“增、提、改、防”技術,通過增施農家肥、高茬收割、秸稈還田等措施,提高有機肥施用水平,促進耕地產出能力和農業環境持續好轉。今年全縣共完成測土配方施肥面積 53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94%。
四是以小麥條銹病綜合防治為重點,實施植保工程。全縣完成無公害農藥使用面積11萬畝,防治以小麥條銹病、小麥白粉病為主的病蟲害達258.56萬畝(次),挽回糧食損失5622噸;建立蘋果蠹蛾監測點32個,懸掛性誘劑15處;開展甘藍、辣椒、茵陳調出檢疫12批(次)124.25噸,開展農作物種子及其苗木檢疫調查16.2萬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