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辦事不出村 干部服務到家門
張家川推行鄉村“代辦式”便民服務
甘肅日報天水訊 (記者 趙建卿)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川王鄉小河村退伍軍人馬國俊把自己的退伍證交給鄉上駐村的代辦員,沒幾天,他就拿到了民政部門發給他的優撫金。這是該縣“代辦式”便民服務給農民帶來的便利。經過3個多月的實踐,全縣已在258個行政村推行“代辦式”便民服務工作機制,共接受群眾申辦事項6160項,受理5881項,辦結5776項。“群眾動嘴,干部跑腿”已成為張家川縣鄉村為民服務的新氣象。
在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張家川縣在全縣鄉村干部中推行“代辦式”便民服務工作,涉及農村生產經營性項目的申報、企業銀行貸款使用情況證明、計生服務、農村宅基地及建房規劃選址審批、低保申辦及戶籍等18項辦理內容。
為了有效推行這一便民服務措施,張家川縣委成立“代辦式”便民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便民工作制度、承諾制度、首問責任制度、限時辦結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和投訴管理制度等6項工作制度,細化了不同服務項目的服務流程,規范了縣辦理員、鄉代辦員、村協理員“三員”持證上崗制度和村協辦、鄉代辦、縣辦結的工作程序。同時,在縣上設立政務大廳,在縣直相關職能部門設立服務窗口,在鄉鎮設立代辦服務辦公室,在村設立代辦點,建立了縣、鄉、村三級代辦服務網絡。“從群眾‘辦一個證、蓋一個章、簽一個字’的簡單事,到申請救助、醫療報銷、調處糾紛等麻煩事,鄉村代辦員誠心為民辦事,堅持在群眾家門口免費代辦服務,促進了鄉鎮政府職能由‘行政管理型’向‘優質服務型’的轉變。”張家川縣縣委書記劉長江如是說。
到2009年底,張家川縣設立縣級政務大廳1個,鄉鎮代辦辦公室15個,村代辦點258個,機關窗口16個,確定協理員、代辦員、辦理員602名。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全縣舉辦培訓班5期39次,培訓1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