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第三巡回檢查組檢查指導
張家川縣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
深入川王鄉政府檢查指導
10月21日至22日,省委第三巡回檢查組副組長、省氣象局巡視員邵志忠,成員、省政府研究室副處級調研員任立新,在市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副主任、市直宣教系統紀檢組長袁東風,張家川縣委副書記馬正業,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馬國杰的陪同下,先后深入縣職校、伊香拉面師培訓基地、新建小學、縣水暖公司、張川鎮東街社區、川王鄉、川王鄉小河村、馬達村、木河衛生院等單位,對張家川縣第三批鄉村、學校、衛生院、企業、社區的學習實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檢查指導。
深入縣水暖公司檢查指導
省委第三巡回檢查組在聽取鄉村、衛生院、學校、企業、社區負責同志的情況介紹的同時,查閱相關資料,走訪干部群眾,現場查看,詳細了解了鄉村、學校、衛生院、新經濟組織的學習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并于10月22日聽取了縣委的工作匯報。
深入縣新建小學檢查指導
省委第三巡回檢查組副組長、省氣象局巡視員邵志忠在檢查指導中,對張家川縣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張家川縣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由于縣委認真貫徹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前期準備工作超前安排,精心謀劃,制定了符合民族地區實際的“1+6”實施方案,活動充分體現了中央“五個更加注重”的要求,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開局良好,進展順利。具體有四個特點:一是縣委能夠全面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對于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部署要求,組織領導強,任務明,責任清,始終把學習實踐活動牢牢抓在手上,做得很好;二是結合民族地區特點,廣泛開展了“三個離不開”教育,從調研情況來看,張家川縣委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發展高于一切”的理念,圍繞“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民營路、建和諧縣”的總體思路,全縣呈現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宗教和順、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三是統籌協調,做到了“兩不誤”、“兩促進”,成績顯著。如張家川縣解和民族地區特點,舉辦伊香拉面師培訓班,是張家川縣委為民辦的一件具體實事。充分說明了縣委不求大、不求洋、只求實,從小事做起,從能辦得到的事做起,一心為民,幫民富、帶民富。讓廣大群眾看到了共產黨的良苦用心。在川王馬達村災后重建點上看到,農民生活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和城鎮居民生活條件不相上下,群眾非常滿意,用群眾的話說“感謝共產黨!”;四是思想發動到位,輿論宣傳廣泛深入,氛圍濃厚。堅持輿論先行,加大宣傳力度,縣、鄉、村等組織通過編發簡報、懸掛橫幅、張貼標語、辦板報等形式,深入開展宣傳引到工作,營造了良好的學習實踐活動氛圍。
深入縣伊香拉面師培訓基地檢查指導
召開座談會
對于下一步的工作,省委第三巡回檢查組副組長、省氣象局巡視員邵志忠指出,一是要繼續加強領導。縣委要進一步研究學習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分類指導,強化督查。特別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要加強學習,不能因工作忙,任務重而放松學習。只有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提高了,才能推動學習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領導帶頭要深入基層開展宣講,要用群眾的語言向群眾宣講,真正做到能說得進去,群眾能聽得明白;二是要把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學習的重點,組織廣大黨員精學、深學,全面掌握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實質。要結合民族地區實際,長期開展“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共產黨”的感恩教育,通過學習教育,堅強堡壘,夯實基礎;三是要從解決民生問題入手,辦實事,求實效。要把轉變干部作風,提升黨組織和黨員形象,增強黨性擺在首位,教育干部開展換位思考,常站在群眾角度思考問題,通過作風的轉變,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自覺為民辦事。通過親民、為民的實際行動,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和號召力,讓群眾增強發展信心,對黨熱愛。
視察張川鎮清真西大寺
天水市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副主任、市直宣教系統紀檢組長袁東風指出,要認真學習領會邵組長的指示精神,查找不足,制定措施,切實抓好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要把學習貫穿始終;要把為群眾辦實事貫穿始終;要把走群眾路線,開展調查研究貫穿始終;要把加強制度建設貫穿始終。
深入縣職教中心檢查指導
張家川縣委副書記、縣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馬正業做了表態發言。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縣委將認真領會好省委第三巡回檢查組的要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制定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加大學習培訓、征求意見力度、邊學邊改,從整頓干部紀律作風入手,深入查找問題,著力解決問題,確保學習實踐活動深入有序開展。 (張家川縣政府信息中心 馬存福)
視察張川鎮清真西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