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
張家川貧困面下降4.3個百分點 |
(2005-12-30 12:15:59)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陳建安 打印本頁 |
|
|
今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緊緊圍繞全縣“發展抓項目、小康抓畜牧、保證抓黨建、全力抓落實”的發展思路,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畜牧產業化建設為核心,以改善農村基礎條件和農民增收為重點,以解決絕對貧困人口溫飽和低收入人口穩定解決溫飽為目標,采取得力措施,合力攻堅,狠抓落實,目前已完成全年整村推進、產業化開發、世行扶貧、科技扶貧等各類扶貧項目建設任務。該縣今年基本解決溫飽的絕對貧困人口達2500人,穩定解決溫飽的低收入人口達1.04萬人,均占扶貧任務的100%,貧困面下降了4.3個百分點。全縣農 民人均純收入能夠達到1300元。 面對逐年加大的解決溫飽和鞏固溫飽的雙重工作壓力,該縣扶貧辦主動出擊,積極向上爭取扶貧資金。同時,以財政資金為契機,協調相關部門,依托當年農村建設項目,多渠道配套,融合使用。在力求使用好扶貧專項資金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并建立金融部門和農戶“雙贏”的扶貧信貸資金使用機制,把資金投運、項目建設和后續發展與部門的利益、群眾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已初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村級項目后續管理運行機制,實現了扶貧資金量的擴充和扶持面的擴大,加快了全縣整體穩定解決溫飽的步伐。 2005年該縣扶貧辦爭取并投入各類扶貧資金共計1650.30萬元。全年實施的扶貧項目主要有:共建標準化半開放式塑料冬暖棚圈舍1899座,引進良種牛4598頭,種植優質馬鈴薯2200畝、美國針葉碗豆599.5畝,新建蘋果套袋示范果園100畝;新建雙孢菇生產大棚150座,修建長750米的木河鄉莊河村河堤1處,新修水平梯田2750畝;引進海福特、南德溫黃牛細管凍精3萬支,新建凍配改良點1處,培訓鄉站人工授精技術員26人;購置揉絲機15臺;建文化衛生設施9處;培訓貧困鄉、村干部500人(次),培訓技術員及項目農戶8300人(次)。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