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之際,由武山縣鴛鴦鎮硯峰村李家門人馬全成主編的《李家門村史》首發儀式在鴛鴦鎮舉行,該書是武山縣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村史書籍。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張仲牛,縣政協副主席付佑;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李春發,縣政協原主席頡衛星,縣政協原副主席馬進出席儀式。縣委宣傳部、縣委農工部、縣文廣局、縣志辦等單位負責人,鴛鴦鎮機關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學區、中學負責人,以及文化界代表、李門村村民代表參加了首發儀式。
首發儀式上,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張仲牛作了講話,鴛鴦鎮黨委書記韓永紅作了致辭,鴛鴦鎮人大主席成小勝宣讀了各方人士賀信,《李家門村史》主編馬全成介紹了村史編纂情況,村民代表作了發言,并向縣委宣傳部、縣志辦、縣圖書館贈送了《李家門村史》。鴛鴦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魏治宇主持儀式。
張仲牛首先對《李家門村史》的出版發行表示祝賀。他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地方志編纂工作,積極組織《武山縣志》二輪修志工作,籌建地方志信息庫和武山縣方志網,利用網絡平臺,拓展地方志的社會功能,達到“資政”、“資商”、“資業”的目的。縣志辦等單位充分發揮自身聯絡、協調和服務廣大史記愛好者的作用,引導他們開展了大量主題鮮明、具有一定歷史水準的史書創作活動。《李家門村史》從政治宗教、經濟發展、教體衛生、文化藝術、方言詞語、民間禮俗、民間信仰、人物及藝術等9個方面收集記載李家門村的歷史,是全縣地方志創作領域的一項重要成果,為全縣村史編纂工作帶了一個好頭。
張仲牛強調,當前全縣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這既為全縣地方志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聯系橋梁紐帶的作用,履行好聯絡協調服務職能,積極指導和推動群眾開展地方志創作活動,充分展示全縣農村風俗文化魅力,切實提高全縣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全縣廣大地方志工作者要始終堅持以史為本,挖掘出更多具有歷史價值、富有武山特色的歷史佳作,努力推動地方志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歷史支撐。
韓永紅在致辭中說,《李家門村史》以翔實的史料,嚴謹的結構,簡潔的文字,全景式描繪了李家門村的鄉村文化和民俗風情,從一個小村折射出中國農村的歷史變革,為研究鴛鴦民俗文化提供了一手資料。該書具有“資政、教化、存史”的功能,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實際行動。全鎮上下要充分發揮地方志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科學文化價值的作用,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不僅要讓群眾了解和掌握家鄉的發展歷史,激勵后人傳承優良文化,增進鄰里團結,形成建設家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要通過地方志進一步擴大鴛鴦的對外影響力,促進鴛鴦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李家門村史》主編馬全成介紹編纂情況)
(村民代表發言)
(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李春發為儀式贈送墨寶 )
(向縣委宣傳部、縣志辦、縣圖書館贈送《李家門村史》)
儀式現場